冬季玩雪歡樂多, 從“青銅級別”的打雪仗、堆雪人到“白銀級別”的雪地作畫,甚至“王者級別”的雪花玫瑰、雪雕龍……你到了玩雪哪一級?等等, 今天小石榴要說的可不是玩雪,而是雪的秘密。
雪究竟有多重?
看似小小的雪花,擁有不容小覷的威力,它們能夠將樹木壓斷令房屋倒塌。
那么,你知道雪究竟有多重嗎?又該如何估算雪的重量呢?
首先要了解降水量和積雪深度這兩個概念,降水量是指氣象觀測人員用標準容器將12小時或24小時內采集到的雪化成水后,測量得到的數值,以毫米為單位。
積雪深度就是通常我們看到的雪的厚度,是積雪表面到地面的垂直距離,以毫米為單位。
如果雪中含水量大,積雪就相對薄一些,而含水量少,積雪深度就相對深一些。
新雪的密度約為每立方厘米0.05-0.1克,由此我們可以大概推算出:100平方米的平面屋頂如果積雪20厘米厚,那么房頂就會承受1至2噸的重壓。如果是簡易搭建的房屋,風險可想而知。
新疆雪叫粉雪
粉雪并非粉紅色的雪,而是指“如面粉狀”的雪,其雪質干爽、近乎粉狀。
天然粉雪通常在較為干燥的高緯度內陸地區才有。新疆由于深處內陸遠離海洋且冬季氣溫低,雪多為干粉雪,被譽為世界級粉雪,南方通常是濕雪。
在新疆的天山和阿勒泰山綿延幾百公里的山脈上,都有豐富的粉雪資源。今年,世界頂級滑雪賽事——FWT自由式滑雪世界巡回賽首次落地中國來到新疆,“只滑自然純真粉雪”是FWT賽事的標簽。
雪可以保暖
積雪鋪蓋在大地上,使地面溫度不致因冬季的嚴寒而降得太低。積雪的這種保溫作用,和它本身的特性分不開。
雪花之間的孔隙度很高,大量空氣通過積雪孔隙鉆進雪里,空氣是不良導體,傳導熱量的能力很差,這層空氣阻止了熱量向外擴散,所以積雪起到了保溫作用。
積雪的保溫功能隨著它的密度變化,新雪的密度低,貯藏在里面的空氣就多,保溫作用就強。老雪密度高,貯藏在里面的空氣少,保溫作用就弱。
雪自帶“隔音棉”
實際上,雪會吸收部分聲波,自帶“隔音棉”。雪花是一種六角形的晶體,落下來聚在一起的時候,中間會有很大的間隙。而聲音在傳向你耳朵的路上,其
實是需要消耗能量的。當聲音遇到雪這樣松散的結構,它們會在間隙里多次反射至能量損失,從而無法繼續傳播。
據測定,一般新雪的密度每立方厘米為0.05-0.10克。所以,地面積雪對音波的反射率極低,能吸收大量音波,能為減少噪音作出貢獻。而當天氣越冷,雪會更蓬松,間隙更大,吸收聲音的作用就越強。因此,雪后會令人感覺更安靜。
北方雪vs南方雪
同等條件下,北方雪南方雪孰輕孰重?誰高誰矮?
降雪量和積雪深度之間有倍數換算關系。據中國天氣網介紹,1毫米降雪量,在北方可以形成0.8-1厘米的積雪,在南方可以形成0.6-0.8厘米的積雪。通常情況下,北方的雪比較疏松,南方的雪較密實。在北方,100平方米面積上,1毫米降雪量的積雪(約0.8-1厘米)重達100公斤;而在南方,1毫米降雪量的積雪則重達130公斤。
北方雪花“柔軟”?南方雪“堅硬”?從雪的性質上來說,區別主要在于含水量。在北方,通常雪花很大,狀如鵝毛大雪,但其含水量其實并不高,以干雪為主。南方通常是濕雪,形態不大,但含水量大,積雪是“壓實”的狀態。
來源: 中國氣象局、科普中國、光明日報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