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后復工復產階段

歷來是安全生產關鍵期、事故易發期

假期后設備開停車、員工思想松懈等

疊加個別企業趕工期、搶進度的強烈意愿

極易帶“病”生產、風險陡增

導致發生安全事故

以下這幾起事故就發生在

假期后或節后復工復產階段

望引以為戒,以案示警

↓↓↓

事故案例1

2023年1月29日,廣東中山市一工廠為慶祝企業節后復工復產,在一樓燃放鞭炮,結果引發火災,導致廠房內生產設備、包裝材料局部受損,所幸消防救援力量撲救及時,未造成人員傷亡。

事故案例2

2021年2月26日16時19分左右,湖北仙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復工復產期間,非法生產甲基硫化物發生爆炸事故,造成4人死亡、4人受傷。初步分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事故單位進行甲基硫化物蒸餾提純,在更換攪拌電機減速器時,未對蒸餾釜內物料進行冷卻,導致釜內甲基硫化物升溫,發生劇烈分解爆炸。

事故案例3

2020年2月20日,廣東省肇慶市博匯新材料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發生火災事故,過火面積2880㎡。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該企業在春節后復工復產過程中,生產主管擅自更改烘箱加熱工藝參數至160℃,超出規定的溫度控制參數;在烘箱烘烤工作時,未安排生產人員值班監護,視頻監控室也未安排人員值守;作業現場大面積、大量存放原料,增加了過火面積;起火初期,因消防泵房電機不能正常工作,導致消防水壓力不足,延誤了救火時間,導致事故后果加劇。

事故案例4

2019年10月15日,遼寧省朝陽市朝陽縣金垚化學品有限公司發生硫化氫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4人住院治療。事故直接原因是:該企業在恢復生產期間,在生產裝置未停止運行、未采取預先處置措施情況下,違章指揮作業人員拆卸在運的粗噻吩脫色冷凝后液相至粗噻吩接收罐的管路閥門,導致裝置內大量硫化氫氣體瞬間溢出,操作人員未佩戴空氣呼吸器、未著全封閉化學防護服、未使用便攜式氣體檢測報警儀進行維修作業造成中毒。

事故案例5

2019年2月15日23時許,廣東省東莞市雙洲紙業有限公司發生一起氣體中毒事故,造成7人死亡、2人受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該企業在春節后復工復產過程中,安排7名工人清理涉事污水調節池,在未通風、未檢測、未佩戴符合規范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的情況下,員工分成三組輪班下池作業,清淤的攪動將淤泥中的硫化氫氣體逐漸釋放到池內。23時許,第三組3名工人進入污水調節池僅數分鐘便陸續中毒。6名員工聽到呼救聲后,在未做好自身防護的情況下盲目施救,導致事故傷亡擴大,共造成7人死亡、2人受傷。

假期結束

企業陸續復工復產安全防范不可疏忽大意確保復工復產安全****要做到“六個一”

↓↓↓

復工復產****要警惕哪些安全風險?這份安全提示請轉發收藏↓↓↓

來源 | 中國應急管理報融媒體工作部 綜合整理

來源: 中國應急管理報融媒體工作部 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