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朋友圈里,有一女性朋友發了張血常規的化驗單,血紅蛋白只有8克,我留言建議多吃紅肉、肝臟和鴨血,為什么呢?

紅肉、肝臟和鴨血這些食物中富含血紅蛋白鐵,這種鐵的吸收利用率非常高,能有效幫助我們補鐵。血紅蛋白鐵與植物中的非血紅蛋白鐵相比,具有更高的吸收率和生物利用率。這意味著身體更容易吸收和利用這些食物中的鐵元素,從而有效改善貧血癥狀。

貧血在我國女性中非常普遍,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月經期間的失血,二是很多女性為了減肥而選擇素食,忽視了肉類的重要性,三是生育過程中的營養損耗。這些因素導致女性體內的鐵元素流失過多,無法滿足身體對鐵的需求,從而引發貧血。

然而,補血并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關鍵在于學會如何科學飲食。很多人認為素食更健康,其實這是一種誤解。雖然素食確實有很多好處,但完全依賴素食并不能滿足身體對鐵等營養素的需求。相比之下,動物性食物不僅鐵含量豐富,而且吸收率也相對較高。

在所有食物當中,紅肉是鐵元素的重要來源,其中牛肉中鐵含量尤其豐富,每100克牛肉中鐵元素的含量為3.3毫克,是相同質量豬肉的2倍,也高于羊肉中的鐵含量。此外,牛肉還富含優質蛋白質、維生素B12等營養素,對身體健康也有益處。

值得一提的是,牛肉遇到西紅柿后,可以使牛肉中的鐵更好地被人體吸收,有效預防缺鐵性貧血。這是因為西紅柿中的維生素C可以促進鐵的吸收和利用。在燉牛肉時,加上些西紅柿,不僅能幫助牛肉更快軟爛,還能讓鐵元素更易被身體吸收。

除了紅肉和肝臟,鴨血也是補鐵的好選擇。鴨血富含血紅蛋白鐵,而且易于咀嚼和消化,非常適合女性、老年人和小孩食用。將鴨血在開水中煮熟,加入一些調料,既美味又營養,是預防貧血的好方法。

當然,補鐵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長期堅持科學飲食。同時,如果貧血癥狀嚴重,還需要及時就醫,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

總之,想要保持健康,不僅要注重飲食的多樣性,還要關注營養素的均衡攝入。對于貧血人群來說,特別要注意增加肉食的攝入,讓身體得到足夠的鐵元素,遠離貧血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