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大港劉崗莊中學,有一位科技輔導員劉月升,他是中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協會高級科技輔導員、全國十佳優秀科技輔導員,他用自己的熱情和智慧,點燃了學生們對科學的熱愛,引領他們在科技創新的道路上不斷前行。他的故事,是對教育的熱情、對科學的追求和對學生的關愛的完美詮釋。

輔導孩子做航模,點亮科學火花

劉月升曾是一名美術教師,但在輔導孩子做航模的過程中,他發現了自己對科學的熱愛。他說:“我們有自己的美術和科技小組,但真正上臺參加了比賽,我才意識到搞發明得有思想、有思路、有方法。”從此,他開始擔任學校的科技輔導員,致力于熏陶孩子們享受科學。

廢物變寶,另辟蹊徑開新篇

劉月升的教育方法獨特而富有創意。為了積累日常材料的“百寶箱”,他經常去廢品收購站尋找可以利用的物品。他說:“他人棄之如敝履,我輩拾之如珠玉。別看這些小螺絲、小彈簧不起眼,它們可都是我們常用的零件。”他鼓勵學生們在廢品堆里“尋寶”,并通過這種“小游戲”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

碩果累累,新竹高于舊竹枝

劉月升的努力產出了碩碩豐果。他編寫了15萬字的教材,并組織帶領學生們獲得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創新成果項目一等獎。他的學生劉羽卿和寇恩源巧妙地將可燃氣體替換為超聲霧化水氣,解決了可燃性氣體的安全隱患,創造出別樣的“火焰跳動”。

載譽而歸,歲月如梭織華年

劉月升有不少榮譽稱號,但他始終保持謙遜和熱情。他說:“我們征服評委靠的就是小、精、巧,巧到極致。發明創造無止境,只有功到自然成。”他不僅是一位優秀的科技輔導員,更是一位深受學生喜愛的老師。

劉月升用自己的熱情和智慧,點亮了學生們對科學的熱愛,引領他們在科技創新的道路上不斷前行。他用實踐告訴我們,只要有熱情和堅持,就能在教育的道路上留下深深的足跡。

來源: 中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