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癇是一種嚴重的妊娠并發癥,對孕婦和胎兒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帶來嚴重威脅,子癇可能引發一系列嚴重的并發癥,如抽搐、意識喪失、器官衰竭等,甚至可能導致死亡,因此,子癇的護理十分重要,本文探討子癇的危害以及有效的護理措施,以提高廣大讀者對子癇的認識。
一、什么是子癇
子癇(Eclampsia)是一種嚴重的妊娠并發癥,通常發生在妊娠晚期,是一種緊急情況,對孕婦和寶寶的健康構成了嚴重威脅。子癇通常是由于妊娠高血壓(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的進展而引發的,妊娠高血壓指的是孕婦在20周后血壓升高,并伴有尿蛋白增多,但沒有出現抽搐的情況,如果妊娠高血壓未得到及時控制,就有可能進一步發展為子癇。
子癇的癥狀包括:高血壓、蛋白尿、浮腫(尤其是面部和手腳)、頭痛、視覺障礙、上腹部疼痛、抽搐和意識喪失,抽搐是子癇最顯著的癥狀,可能持續數分鐘,甚至數小時,如果發生抽搐,需要立即就醫,并及時采取緊急措施。
二、子癇的危害
(一)對孕婦的危害
肝功能損害:子癇可以引起HELLP綜合征,這是指血小板減少、溶血和肝功能異常的綜合征,肝功能受損可能導致黃疸、肝脾腫大以及嚴重的內臟出血等并發癥。
肌肉抽搐和意識喪失:子癇發作時,孕婦可能會出現劇烈的肌肉抽搐,這些抽搐可能會導致孕婦暫時性的意識喪失,使她們處于危險和緊急的狀態。
昏迷和器官衰竭:在嚴重的子癇發作情況下,孕婦可能會進入昏迷狀態,這是一種危險的情況,如果未進行緊急處理,可能導致多個器官衰竭,包括心臟、腎臟、肺部和中樞神經系統等。
凝血異常:子癇會干擾凝血機制,導致血小板功能異常和凝血因子的異常,增加出血的風險,導致出血不止、嚴重貧血和其他凝血相關并發癥。
(二)對胎兒的危害
缺氧和發育遲緩:由于胎盤功能不全,胎兒可能無法獲得足夠的氧氣和營養物質,導致胎兒缺氧和發育遲緩,對胎兒的腦部、心臟、肺部和其他重要器官的發育造成不可逆的影響。
宮內窘迫:胎盤功能不全會導致宮內環境的惡化,導致宮內窘迫,宮內窘迫意味著胎兒在子宮內的生存環境變得不良,從而對胎兒的各個器官和系統造成壓力,這可能導致胎兒出生時存在多種健康問題。
胎兒死亡:在嚴重的子癇情況下,胎兒可能無法獲得足夠的氧氣供應,造成胎兒死亡的風險增加,這是子癇最嚴重的后果之一,會為孕婦帶來巨大的心理和情感壓力。
三、子癇的護理指施
(一)監測體征
體溫監測:孕婦可以每天早上使用體溫計測量自己的體溫,記錄體溫的變化可以幫助監測孕婦是否發生感染等病癥。如果體溫超過正常范圍(通常為37.5°C / 99.5°F),應及時聯系醫生。
血壓監測:孕婦應每天測量自己的血壓。孕期高血壓是子癇的一個重要征兆。血壓正常范圍為收縮壓(最高壓)小于140毫米汞柱(mmHg),舒張壓(最低壓)小于90 mmHg。如果血壓超出正常范圍或出現明顯升高,應立即告知醫生。
其他體征變化:除了體溫和血壓,孕婦還應關注其他身體癥狀和變化,如頭痛、眼花、惡心、嘔吐、視力模糊、腹痛、浮腫(特別是手指、腳踝和臉部)、尿量減少等,這些癥狀可能是子癇的征兆,應及時向醫生報告。
(二)保持良好的休息和睡眠
規律作息:孕婦需要建立規律的作息時間表,盡量在每天固定的時間上床睡覺,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建議每天晚上7-9個小時的睡眠時間。
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為了獲得良好的睡眠,孕婦可以創造舒適的睡眠環境,確保房間安靜、黑暗,溫度適宜,使用舒適的床墊和枕頭,減少睡眠中的不適感。
放松技巧:在睡前,孕婦可以嘗試一些放松技巧,如深 breathing慢慢呼吸,溫水浴、聽舒緩的音樂、閱讀正向的書籍或進行輕度的伸展運動等,有助于放松身心,促進入睡。
(三)緊急情況的處理
孕婦在出現緊急情況時應立即尋求醫療幫助,不要延誤就醫時間,在向醫療服務人員尋求幫助時,孕婦應該明確告知自己的妊娠狀況和任何可能的并發癥。幫助醫護人員更好地理解病情,并采取適當的措施。
總之,孕婦需要密切關注自己的健康狀況,在醫生的指導下采取相應的護理指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并發癥的風險,保護孕婦和胎兒的健康。本文觀點為個人建議,僅供參考,有關具體的治療或護理,要根據個人具體情況,謹遵醫囑。(河北省石家莊市婦幼保健院 孫曉娜)
來源: 健康科普宣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