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睡覺,睡得好不好關乎身體健康。其中,正確睡姿又被視為睡眠健康中的關鍵一環。有些人表面上“歲月靜好”,實際在被窩下面早已經“放飛自我”了~
奇怪睡姿大賞
1. “不夾不行式”:有些人睡覺時喜歡抱著東西,如被子、玩偶甚至是伴侶。不僅用手抱著,還會下意識用腿夾著——不騎點什么就難受
2. “自主投降式”:這類人在睡覺時會不自覺地抬高胳膊,把手舉過頭頂——不這樣睡不香
3. “蜷縮式”:兩腿蜷起,蜷著蜷著,就蜷成一團——貓咪的經典睡姿
4. “翹二郎腿式”:睡覺時喜歡翹著二郎腿——睡著也要有范
5. “入殮式”:平躺,面朝上,雙手放在肚子上——像躺在棺材里
有些睡姿可能讓你越睡越傷身!
? 投降式睡姿可能因上肢血液循環不暢引發上肢麻木,甚至造成末梢神經炎等疾病,而且上肢肌肉長時間的牽拉刺激,易誘發肩周炎。
? 蜷著身子睡覺則會因過度牽拉背部導致肌肉僵硬或拉傷,可能造成駝背體態。此外,這種睡姿還可能限制膈肌活動,使胸廓空間減小,導致心肺受損。
? 趴在床上睡覺可能引起背部疼痛,因為這種姿勢會使腰椎前凸,無形中背部肌肉會承受過多壓力,且趴睡時頭往往會偏向一側,頸椎和腰椎會一直處于扭曲狀態,長期如此可能導致脊柱病變。
怎樣睡才是正確的睡姿?
首先,我們要明白一個原則:睡覺時,脊柱保持在中立位是最健康、最舒服的。這個時候,脊柱周圍的肌肉和韌帶都處于相對放松的狀態,不僅睡眠質量更高,同時有助于讓白天受損的組織愈合、疲憊的肌肉恢復活力。
那么,如何做到這一點呢?對于大多數人來說,仰臥和側睡是兩種最推薦的睡姿。仰臥時,我們的脊柱處于較平直的狀態,受到的壓力最小(只有體重的25%左右)。
然而,據統計,我國有65%的人睡覺時,更喜歡側臥著睡覺。側臥睡姿有一個難點:由于接觸面減少和重心升高,這種姿勢容易不穩定,容易睡著睡著就變成“側臥+高抬腿”的姿勢了。這時肩膀相對于盆骨的位置會有一個旋轉,這個姿勢會對脊柱施加一個扭矩,使它偏離中立位,讓我們的脊柱就像在擰麻花一樣,長時間保持這種姿勢可能導致后背痛、腰痛等后果。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 側睡時,可在雙腿中間夾一只枕頭,保持睡姿穩定側躺睡覺時,僅一部分臀部和肩部觸及床,可能會使脊椎向側面彎曲,對脊柱和韌帶造成壓力。只要在兩腿之間夾一個枕頭,穩定大腿的擺放,有助于脊椎回歸中立位,放松肌肉。加入枕頭后,高度應保證上側大腿與床面平行,以免骨盆和腰椎扭曲,從而減緩腰痛。
? 平躺時,可在腿下墊一個枕頭,解決腰部懸空問題許多人的腰部與床間存在較大間隙,使腰部產生不適。可將枕頭置于大腿或膝蓋之下,以此提高大腿,使骨盆微后傾,將懸空的腰部自然貼合床墊,獲得支撐,減輕腰背部肌肉緊繃感,進而消除腰部不適。
側臥是向左躺好還是向右躺好?
對于健康人來說,左側臥和右側臥位都可以,最好選擇一個讓自己感到舒服的姿勢入睡。
對于下面這些特殊人群,有最適合自己的睡姿:
? 對于心臟病患者來說,右側臥位更佳。建議將上半身抬高約10~15度,降低下肢,有助于下腔靜脈回流減少,幫助心臟休息。若已出現心力衰竭,則適宜采取半臥姿勢,可減輕呼吸困難。需要注意的是,嚴禁采用左側臥或者俯臥位,這兩種睡法可能會壓迫心臟。
? 孕婦在孕晚期較適合使用左側臥睡姿。因為變換這個姿勢,能使右旋子宮回到正常位置,從而改善胎位與分娩異常;還能防止子宮壓迫下腔靜脈,對胎兒生長發育有利。
? 那些患有胃食管反流病等消化功能障礙的人,建議采用左側睡姿。因胃部低于食管,能有效防止因胃酸反流導致的灼痛感。
?對于靜脈曲張患者而言,睡覺時把腳適當抬高10厘米,有助于外周血液回流。
? 頸椎病患者應盡量選擇仰臥或側臥的姿勢來入睡,以免增加頸椎負擔。頭部及頸部應墊枕維持平直,合理調整枕頭高度,使其壓縮后和自己拳頭一般高或稍低,以免導致頸部不適。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和習慣都不同,因此選擇適合自己的睡姿才是最重要的,你的睡姿是怎樣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參考文獻:
[1]Effects of sleeping position on back pain in physically active seniors: A controlled pilot study,Desouzart, Gustavoa,Matos, Ruia, Melo, Filipec,Filgueiras,Ernestod,2016.
[2]Spine alignment in men during lateral sleep position: experimental study and modeling
Karim Leilnahari,Nasser Fatouraee,Mahmoud Khodalotfi,Mohammad Amin Sadeghein,and Yekta Amin Kashani,2011.
來源: 澤橋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