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四連問????

①護士,為什么老是要讓我抽血?

②上周剛抽過,這周還要抽?

③我都貧血了,能不能不抽呀?

④我都沒什么不舒服,為什么還要抽呀?

每次抽血都有患者發出這樣的疑問,那么今天我就帶大家了解放療期間抽血之真相。

首先讓我們了解一下什么是放療,放療即放射治療,是癌癥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放療在消滅癌細胞的同時,也可能給身體帶來一些副作用。了解這些副作用并學會應對,對于接受放療的患者來說至關重要,其中骨髓抑制乃為放療副反應之一。

接著讓我們再了解一下什么是骨髓移植,骨髓抑制(Myelosuppression),也稱為“骨髓功能抑制”,是各種因素導致的骨髓中造血干細胞的活性下降、功能減低,無法產生足夠的血細胞,導致了血液中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計數的減少,引起了感染、貧血、出血等骨髓抑制的癥狀。放療所致骨髓抑制程度取決于放射劑量的大小、照射范圍和部位、照射時間以及放療增敏藥物的應用等。放療所致骨髓抑制較化療輕,主要影響粒細胞系。患者接受尤其是照射較大范圍的扁骨、骨髓、脾及大面積放療,如全肺放療、全骨盆放療、全腹放療時,造血系統受影響導致全血細胞下降。和化療一樣,白細胞和血小板的下降較半衰期長的紅細胞更為明顯。大體表現為放療開始后淋巴細胞減少,一周后出現粒細胞減少,2~3周后血小板減少,2~3月后可能見貧血。

所以在放射治療期間至少一周復查一次血常規,這樣不僅可以及時監測血細胞的變化,也保證治療的順利進行,如果出現骨髓抑制應及早處理,防止出現嚴重副反應。一般來講,當白細胞小于3*10Λ9/L,血小板小于70*10Λ9/L時,應暫停放射治療,予以支持治療,刺激骨髓生血,待血象恢復后再開始治療。

因此,放療患者每周的血常規檢查至關重要,它可以幫助我們:

1. 密切關注白細胞的動態,一有異常便暫停放療,防止骨髓受到進一步抑制。

2. 評估放療對紅細胞和血小板的影響,避免貧血和出血的風險。

3. 調整放療方案,確保治療的有效性,同時最大限度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綜上所述,抽血檢查是放療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它如同一個精準的導航儀,指引醫生時刻關注患者的治療反應,確保患者在戰斗中保持最佳狀態,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