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現(xiàn)在似乎成為了孩子們假期的打卡圣地,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們一逛就是一天,甚至N刷博物館。那么你去過哪些讓你印象深刻的博物館?有哪些讓你心心念念的文物?為什么會有人喜歡 N 刷博物館?
其實,作為一個進化領域相關的,我對博物館有一種特殊的情感。
01,如果能重來,我能做什么?
如果能重來,我要學李白……好吧,其實這也是我經(jīng)常思考的一個問題,如果能重來,我能做什么?當然,這里的重來,不是說我重生,然后來個重生追美記或者重生之我是三國董卓啥的。而是,如果我回到了古代,會是如何?
之所以如此,因為做進化的時候,尤其是分子人類學,一定會涉及到古人類,以前課題組的人就是做這個方向,所以特別熟悉。
于是就會看到幾千年、甚至上萬年前的人類,如何遷徙,比如7萬年前左右,人類從非洲出發(fā),走向了全世界。
如果說人類遷徙,還好,但是這些遷徙過程中,留下的痕跡,卻讓人吃驚。
比如,這篇science文章“Early Pottery at 20,000 Years Ago in Xianrendong Cave, China”。意思是,中國江西仙人洞發(fā)現(xiàn)了20000年前的陶器。
這些陶器是用來做飯的,這可是真的顛覆世界的一個認識,因為我們一直都認為,只有在農(nóng)業(yè)出現(xiàn)后,人類才會使用陶來烹飪,而在這之前,人類最多只是烤肉。
這是仙人洞的陶器復原圖。
看起來的確很粗糙,遠遠比不上我們現(xiàn)代工藝。
可是,如果,讓我回到2萬年前,那個時代,我能做出這樣一個陶器嘛?甚至,再來,在2024年的今天,我能做出這樣一個陶器嘛?
我自己思考了下,發(fā)現(xiàn),不能。
02,那些讓人嘆為觀止的文物
因此我現(xiàn)在去博物館,不會再覺得過去的那些文物粗糙了,因為換做自己來到那個時代,根本做不到啊。
而有些文物的精美程度,更是讓人嘆為觀止。比如這件《真珠舍利寶幢》
這種精美程度,我是一輩子也達不到這水平。
03,讓我心潮澎湃的文物
當然,還有一些文物,讓我心中澎湃。比如利簋,記錄了武王伐紂的事情,會讓人一下子把那段遙遠的歷史定義
再比如,第一個出現(xiàn)中國字樣的何尊
里面寫著“宅茲中國”,就像央視介紹何尊時候說的
西周青銅器何尊上銘刻的文字,更像是寫給數(shù)千年后十多億中國人的信。當考古學家在銘文中,發(fā)現(xiàn)“宅茲中國”四個字的時候,無異于看到了埋藏了千年的謎底。中國,3000年前被鐫刻于方寸之間,深埋于地下。3000年后,埋藏它的泥土和這泥土連接的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都被它命名,叫做:中國
這種感覺,真不一樣。
有時候甚至想,自己哪怕帶著現(xiàn)代的知識,回到古代,憑自己現(xiàn)在掌握的知識,能夠做出很多東西嗎?左右思考了下,發(fā)現(xiàn),做不到。所以,每次看到古代的文物時候,不得不感慨當年牛人的技術。
來源: 李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