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是以口腔為原發部位的惡性腫瘤的總稱,是一類能夠預防、易于控制卻常被疏忽的致死性疾病。能夠預防,是因為以口腔黏膜鱗癌為主的口腔癌危險因素比較明確,如果能引導人們減少危險因素的暴露,就可以降低口腔癌的發病率。易于控制,是因為口腔癌的發生部位相對表淺,容易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提高治愈率。常被疏忽,是因為口腔癌的發病率相對較低,即使在口腔醫學行業內,也未能引起足夠的重視和關注。
與肺癌、結直腸癌、乳腺癌等相比,我國口腔癌的發病率相對較低,大概是1~3/10萬,多數人從未聽說口腔里也會發生癌。
口腔癌一級預防是什么?
疾病的一級預防又稱病因預防,是針對疾病發生的危險因素采取措施,預防疾病的發生。一級致癌物中煙草、酒精、檳榔是口腔癌的發生的危險因素。遠離煙草、酒精、檳榔這些危險因素,就有希望降低口腔癌發生率。
除了吸煙,飲酒也是口腔癌的獨立危險因素,并且與吸煙有協同致癌效應。既吸煙又飲酒的人患口腔癌的概率,比不吸煙也不飲酒的人要高得多。特別是口底黏膜鱗狀細胞癌,臨床上很少見到不吸煙不飲酒的人患口底黏膜鱗狀細胞癌。
我國南方的湖南、海南、臺灣等地的民眾,有咀嚼檳榔的習慣。檳榔是口腔癌的危險因素,2003年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
有不少研究提示:促進口腔整體健康,改善口腔局部環境,是降低口腔癌發生率的重要舉措。除了重視有效刷牙、使用牙線之外,還應該定期請專業醫生檢查口腔。
來源: 中國抗癌協會科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