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視力突然下降,還以為是太過勞累所致。拖了近一個月后,視力越來越差才去就醫,不料查出是可致盲的視網膜下出血。日前,患者通過手術等綜合治療,視力從0.08提高到了0.3。
今年52歲的程女士家住咸寧,一個月前她突然出現右眼視力下降的情況,起初以為是太過勞累導致,不承想一直不見好轉。上周,在家人的陪同下,程女士來到武漢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經檢查,其右眼裸眼視力為0.08,通過OCT、眼底照相等檢查發現,其右眼黃斑部視網膜下見出血灶。該院眼底病專科副主任醫師李祥蕓仔細檢查后表示,程女士為右眼視網膜下出血,右眼特發性息肉樣脈絡膜血管病變,雙眼并發性白內障,需要入院治療。
李祥蕓主任表示,視網膜下出血會對視網膜,特別是與視力息息相關的黃斑區造成不可逆的損傷,部分患者視力在一夜之間降低至光感,對視力影響極大。
術前經專家會診,最終為程女士制定了微創玻璃體切割聯合38G超精微針頭視網膜下注射t-PA(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及抗VEGF治療術。據了解,此手術通過玻璃體切除后,找到視網膜隆起最高點(避開黃斑中心),局部剝除內界膜,使用38G針頭輕輕刺入網膜下,將t-PA緩慢注入網膜下。在此步操作中,專家將采用專用的注射器,使用更穩定的氣動推注方法將藥物輕柔的注入網膜下,此舉將減少醫源性裂孔、視網膜色素上皮損傷等并發癥的發生。
上周五,武漢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院長吳建華以及李祥蕓主任一起,在局部麻醉下為程女士順利進行了右眼微創玻璃體切聯合38G針頭網膜下注射t-PA和玻璃體腔注射抗VEGF藥物的手術治療。
術后第三天,程女士的右眼黃斑區出血完全消失,黃斑區結構基本恢復,右眼視力也提高至0.3。
李祥蕓主任介紹說,息肉狀脈絡膜血管病變是一種眼底疾病,主要發生在中老年人群中,早期可無明顯癥狀,有的患者是眼底檢查時偶然發現。如病變部位位于黃斑中心或其附近,可有視力逐漸下降或視物變形,通常治療方案是眼內注射抗VEGF藥物。如發生玻璃體積血,視力可突然嚴重下降,治療則要盡快清除玻璃體腔和黃斑部積血和凝血塊,才能降低對視網膜感光細胞的損害,最大限度地保存視力。因此,此種情況臨床多采用手術方法治療。此次玻切聯合視網膜下注射t-PA及玻璃體腔注射抗VEGF藥物,患者的術后效果更好。
她提醒,息肉狀脈絡膜血管病變多見于60歲以上人群,它是隨著年齡增長的一種退行性病變,防不勝防。中老年人群如果出現視力逐漸下降,看不清物體或者物體變形等要及時去醫院就診。同時,戒煙、控制血糖、血壓,保持良好的營養,適當運動,保持良好心情對降低發病的概率有很大幫助。
來源: 長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