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億萬年前,騰沖的火山曾作為地球的“喉管”,吞吐著地球深處熾熱熔融的巖漿。斗轉星移、滄海桑田,曾經暴虐的火山早已不見蹤影,反而經過漫長歲月,騰沖火山孕育出新的生命力,向世人呈現出一處處獨特的奇觀。
火山于騰沖而言,一直都是一個特別的存在。走進騰沖火山國家地質公園,探尋地質奇觀,置身壯闊的自然風光,望碧空、嗅清風。
騰沖火山地熱國家地質公園火山公園景區內除火山錐體外,均被火山噴發后的溢流熔巖所覆蓋,四周火山地質地貌典型。
如果在清晨趕往火山公園,你就會看見蒼穹之下,一座座火山被云霧包圍,仿佛披上縹緲的白紗一般。拾級而上,滿目蒼翠,冰涼的空氣中充斥著松木的清香,令人神清氣爽。
登上大空山火山錐頂遠眺,大面積熔巖流及熔巖臺地盡收眼底。光陰荏苒,曾經炙熱的巖漿已化為灰土,并在其間孕育出勃勃的生機。茂盛的松林與遠處的稻田、還有屋舍間融為一體,構成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畫面,讓我們也不得不感慨大自然的造化之力。
火山公路火山腳下的萬畝松林如同綠色的迷宮,吸引著人們去探索。自駕蜿蜒的公路上,陽光在指尖跳躍,滿眼綠色。微風拂過樹梢,耳畔響起陣陣松濤,讓人不自覺的就放松下來。
走進這片森林,大大小小的火山石隨處可見,可以粗略的想象到,在遙遠的過去這塊土地曾經歷了一場怎樣的可怖的災難。歲月悠悠,這里逐漸孕育出新的生命。直至現在,郁郁蔥蔥的松林已經完全掩蓋住了曾經暴虐的火山,只有深入其中方才能窺得一點舊跡。
黑魚河黑魚河是一條地下暗河。騰沖火山運動后,在熔巖流的作用下巖漿堵塞地下河,使地下水流出地表形成的河流。
沿著步道往前,流水潺潺,連水底的石頭都清晰可見。穿行林間,百鳥鳴叫。松鼠、山貂時不時和你打過照面又輕捷地離去。如果幸運,你在縱情山水的時候還可能偶遇一群野猴子。寧靜與奔放在黑魚河交織揉和,組成了一幅洗滌心靈的靈山圣水,讓人流連忘返。
柱狀節理龍川江沿著火山熔巖臺地邊緣穿過,萬年不息的流水將“神柱谷”的面紗揭開,使得“神柱”今日可以展現于世人。
“神柱”學名為柱狀節理。火山巖漿噴出時,未露于地表的巖漿受運動擠軋,或遇水極速冷卻形成巖漿結晶,其形態為多種柱狀的有規則排列。神柱谷柱身高達100米,有直立柱狀、倒伏狀、弧線狀與放射狀等,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形狀最為奇特、保存最為完整、形成年代最近的柱狀節理群。
佇立在神柱谷,雄偉壯麗與氣勢磅礴的柱狀節理讓每一個目睹者感慨萬千。也是因為這些有序排列的石頭,讓我們對億萬年前的火山噴發有了一個具象的了解。
大自然的造化力賦予了騰沖自然之美,憑借它的多姿多彩吸引了無數旅人前來。穿山過水,往騰沖火山國家地質公園走一遭,大約會讓你不虛此行吧。
來源: 騰沖火山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