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中心東大河自然保護站在回收紅外相機時,發現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雪豹的珍貴影像,這是祁連山自然保護區永昌段首次拍攝到雪豹。

《山海經》中有這樣一段描述:“有獸焉,其狀如豹。而文題白身,名曰孟極。是善伏,其鳴自呼?!币馑际?,有這樣一種生物,外形像豹子,花額頭,白身子。有學者考證,“孟極”指的就是雪豹。雪豹,也被稱為“雪山之巔的王者”,是食物鏈中的頂級捕食者,也是高山生態系統和中亞山地生態系統保護的旗艦物種。

雪豹常在雪線附近和雪地間活動,其皮毛色為灰白色,有黑色點斑和黑環,尾巴長而粗大,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公布為極危動物,我國約有2000~3000只。

雪豹漫步于遍布巖石、終年積雪的喜馬拉雅山脈之中,人類非常難以接近它,以致于它幾乎成為傳說中的猛獸。在喜馬拉雅山脈中,這種大型貓科動物顯得非常神秘,關于它的傳說可以與雪人媲美。雪豹由于生活在常年積雪的高原地帶而得名,雪豹屬貓科,是貓科動物中最美麗的一種。它的體型大小和外形與豹很相似,但體毛的長度、毛色、花紋以及尾巴的形狀等都與豹不同。雪豹一般體重約50千克,體長約1.3米,頭小而圓,尾巴與身體等長,毛灰褐色或灰白色。雪豹的毛皮上常點綴著如開放的玫瑰花般的深灰色和黑色的斑點。雪豹屬夜行性動物,晚上出來捕食,它們白天生活在巖石上面以及裂縫中,因此當地人們也很少見到它們。為進一步摸清并掌握祁連山自然保護區內野生動物種群、數量、分布等情況,東大河自然保護站在轄區布設了20架紅外相機,工作人員整理紅外相機數據時,驚喜地發現野生動物雪豹在野外活動的珍貴影像。視頻顯示2023年11月27日雪豹出現在鏡頭范圍內,黑夜中它貼著巖石邊行走,這是在該區域首次監測到雪豹。

雪豹性情兇猛機警,行動敏捷矯健,極富彈跳力,曾有人見過雪豹跳過15米多寬的峽谷。由于生活在高山中,雪豹幾乎沒有敵手,主要以野羊、雪兔、鹿、鳥、鼠等為食,有時也常偷襲家畜,但從不主動攻擊人類。為了適應山區生活,雪豹的胸肌進化得十分發達,前肢較短,前爪相對較大,后肢較長;尾靈活,較長,主要用于平衡身體。雪豹不畏嚴寒,但很怕熱。為了適應寒冷氣候的特征,雪豹的鼻腔較大,體表有厚厚的絨毛,腹部毛長可達12厘米。雪豹腳掌上的厚肉墊則能夠幫助它在雪地和巖石上自由行走,休息時,它可用蓬松的尾巴裹住身體和面部來取暖。

雪豹戰斗力更是十分驚人,所以一直有雪山之王的稱號。雪豹擅長跳躍,三四米高的懸崖它們都不在話下,有的時候,看到山下的獵物它們可以縱身而躍經常能讓其他動物措手不及,毫無還手之力。巖羊是雪豹非常喜歡的一種食物,當然對巖羊來說遇到了雪豹真是一件非常不幸的事情。雪豹很少有天敵,它們在高海拔的寒帶地區傲視各種動物,儼然是高原的主宰。然而,遇到成群結隊的狼群時,它們還是要退避三舍,狼是它們唯一的天敵。除了狼外,人是它們的最大威脅。

2003年8月14日,世界自然基金會向全世界發出了“拯救和保護瀕臨滅絕的珍稀動物雪豹”的呼吁。由于自然生存條件的惡化和人類的非法捕獵,全球范圍內的雪豹數量已經不足7000頭,而且這個數字正在迅速減少。由于這種動物的身影和足跡實在很難捕捉,所以無法給出更精確的數據。它們的棲息地正在逐步縮小,而且估計僅有6%的雪豹生活在保護區內。

造成雪豹數量降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例如人為的活動以及經濟的過速開發,致使其棲息地面積在近年來嚴重縮小,過度的放牧導致草場嚴重退化,雪豹的食物資源因此顯著下降等。此外,動物園從野外的活捕對種群下降的影響也不可忽視。然而,對雪豹最大的威脅還是來自于偷獵者。中亞雪豹數量增加得益于建立了有效的保護體系,各國政府成立了打擊偷獵和販賣雪豹的專門工作小組,同時發動當地居民揭發和制止非法獵捕雪豹的行為。據哈薩克斯坦生態學家估計,哈薩克斯坦每年約有數十只雪豹被非法獵捕。據說,當地的居民在雪豹襲擊家畜的時候,常常會殺死它們。另外,偷獵者還垂涎于雪豹那張厚實的毛皮,而且雪豹的骨頭也被作為虎骨的替代品用于制藥。

目前,科學家希望能夠對各個地區的雪豹實行更進一步的研究。其中的一個研究目標是,了解雪豹是否在棲息地留下了抓痕,并進一步了解糞便、足跡和氣味能否代表該區域內雪豹數量的變化情況。對雪豹的習性進行進一步了解后,科學家希望能找到人工飼養和繁殖雪豹的方法。然而,由于雪豹生活于高海拔地區,國際上許多動物園都試圖進行飼養繁殖,成功的例子卻很少。早在1983年7月,位于青藏高原東北邊緣的青海省西寧市人民公園,利用其獨特的地理優勢,通過幾年的努力,成功地解決了人工飼養條件下雪豹的繁殖問題,但遺憾的是至今未形成一定的規模。

作為雪豹最大的分布國,我國政府制定并實施了《中國雪豹保護行動計劃》,在雪豹保護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近年來,在雪豹分布區建立了138處自然保護區。這些保護區的規模和種類各不相同,構成最基本的雪豹保護監測網絡。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永昌段位于實驗區,現有林地面積52.84萬畝,獨特的地形地貌以及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為珍稀野生動植物的生長繁育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間。近年來,永昌縣委、縣政府、東大河自然保護站加大祁連山環境保護力度,組織實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祁連山礦山全部關停,牧民有計劃退牧還草,推動了祁連山環境的持續好轉。良好的生態環境為野生動物提供了較好的棲息條件,像雪豹一樣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出現了。生物多樣性維持著生態平衡,促進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來源: 江蘇科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