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輕易長胖的油?可能這讓很多人大跌眼鏡了,但這確實不是噱頭。既可以保持天然油脂營養價值,又不像普通油脂一樣容易使人發胖,這說的就是當前油脂領域的一個研究焦點——MLCT。
01
MLCT,與普通油脂不一樣
MLCT是根據脂質在體內消化和吸收特點所設計的一種特殊脂肪,它在滿足人們對脂肪的營養、色澤、風味、口感等要求的同時,較大限度地降低其不利影響。
中長鏈脂肪酸食用油(MLCT)是一種特殊的甘油三酯,其甘油三酯骨架上同時存在中鏈脂肪酸和長鏈脂肪酸。
中鏈脂肪酸是一種比我們常見的長鏈脂肪酸更容易吸收的小分子,因此能夠快速消化代謝從而可以快速提供能量,不在體內蓄積,可以有效減少脂肪積累,降低體重。
而長鏈脂肪酸又可提供人體必需的脂肪酸。MLCT兼具這兩類脂肪酸的營養特性,同時也彌補了單純攝入其中某一種脂肪酸的不足。
02
MLCT,新資源食品
作為一種新興健康又有特殊益處的食用油,其在普通食品及特殊食品中的應用也得到了許多國家的認可,MLCT率先被日本厚生勞動省批準為特定保健用食品,此后陸續得到美國、韓國、加拿大、新西蘭、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肯定。我國早在2007年就曾批準MLCT食用油為具有減肥作用的保健食品,2012年9月批準MLCT為新資源食品。
衛生部公告2012年
圖源: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http://www.nhc.gov.cn/
03
MLCT在食品工業中的應用
MLCT除了作為日常烹調油食用以外,還廣泛應用于為嬰兒、老人、膽汁缺乏等病人、術后患者等特殊人群、及時供能等各種領域。
嬰幼兒配方奶粉
嬰兒處于特殊的生長發育階段,消化系統發育不成熟,消化酶活力和膽鹽含量低于成人。中鏈脂肪酸易被消化吸收代謝的特性,可即時為嬰幼兒提供能量,對嬰兒的生長發育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前人們往往認為母乳中的中鏈脂肪酸是MCT形式(即甘油骨架上的脂肪酸全部為中鏈脂肪酸),因而導致嬰幼兒配方奶粉中的脂肪結構組成總是與母乳存在很大的差距。
經后來研究才發現,母乳的中鏈脂肪酸主要以MLCT形式存在的,母乳脂肪約含有20-30%MLCT,其MLCT主要是由癸酸或月桂酸和棕櫚酸、油酸或亞油酸組成的甘油三酯[3]。
現階段我國嬰幼兒奶粉油脂不僅在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組成上模擬母乳,更進一步關注了脂肪酸、甘油三酯組成、結構等方面,力求逐步實現“全面母乳化”。而MLCT在嬰兒配方奶粉中的應用就是達成這種目標的重要解決方案之一,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脂肪乳劑
脂肪乳作為一種靜脈注射乳劑,是臨床腸外營養支持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用于肝功能不全、腎功能不全、糖尿病酮中毒等患者、體弱嬰兒、危重病人等。
早期的脂肪乳劑以長鏈脂肪乳(LCT)為基礎,其含有過多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可能會對機體的免疫功能造成損傷并可能導致脂質過氧化。
MCT和LCT簡單物理混合后的脂肪乳劑為第二代產品。MCT快速且不受限制的代謝,又容易造成代謝失衡,且其代謝產物也存在可能會造成神經毒性的危險性,因此限制MCT的比例及輸注MCT的速度都必須有一定的限制。
而MLCT是脂肪乳劑的第三代產品。由于其中、長鏈脂肪酸在同一個甘油骨架上重組起來的,結構特點決定了它的能量易于釋放且釋放速率均勻,有很好的耐受性和快速的氧化清除率,故可以改善氮平衡等,較少干擾肝臟的功能。MLCT在脂肪乳劑中的應用可以說是一項重大的成就。
目前,MLCT為基料油的結構脂肪乳已廣泛應用于臨床的腸外營養支持,研究結果證明,這種結構脂在患者術后營養支持治療中的獲益優于單純的長鏈脂肪乳及物理混合的MCT/LCT脂肪乳,例如血漿甘油三酯、膽固醇等水平明顯降低,血清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顯著增加(表明MLCT能有效減少蛋白質的分解,提高氮平衡,改善蛋白質代謝),谷丙轉氨酶和谷草轉氨酶水平較低(表明MLCT可減輕肝臟蓄積,改善肝功能),淋巴細胞和免疫球蛋白水平較高(表明可提高免疫功能),不良反應的發生和住院時間減少(表明MLCT具有更好的經濟學優勢)等等[3]。
人造奶油、起酥油等烘焙食品、飲料
因理化性質類似于人造奶油和起酥油,因此MLCT也在逐漸應用于人造奶油和起酥油等烘焙油中。有研究發現,MLCT制作的蛋糕更受歡迎[4]。
MLCT作為一款不會輕易長胖的營養油脂,也可用于替代食品生產中所用的常規油脂,尤其是在一些高脂肪含量的食品及飲料中,例如涂抹脂、能量棒、蛋黃醬、餅干、黃油等[5-7]。
此外,MLCT結構脂巧克力飲料比卡諾拉油巧克力飲料甜度更甜(約2倍),泡沫更少。其他特性如質地、香氣、回味、顏色等無顯著差異[8]。中鏈脂肪酸作為風味載體,有助于運輸風味成分,增加了結構脂巧克力飲料中甜度。這種飲料可以快速提供能量,還可以提供必需脂肪酸。
參考資料:
1.《功能性脂質》,金青哲。
2.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 http://www.nhc.gov.cn/
3.袁婷蘭. 母乳脂的中長鏈甘油三酯組成及其代謝特征[D].江南大學,2021.DOI:10.27169/d.cnki.gwqgu. 2021.001943.
4. Norlelawati Arifin; Ling-Zhi Cheong; Soo-Peng Koh; Kamariah Long; Chin-Ping Tan; Mohd Suria Affandi Yusoff; Idris Nor Aini; Seong-Koon Lo; Oi-Ming Lai (2011).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Sensory Attributes of Medium- and Long-Chain Triacylglycerols (MLCT)-Enriched Bakery Shortening. , 4(4), 587–596. doi:10.1007/s11947-009-0204-0.
5.蘇國忠.中長鏈甘油三醋的制備及在人造奶油中的應用[D]: [碩士學位論文].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12.
6.張陽,楊博,王永華.富含中長鏈甘三酯起酥油基料油的理化性質研究[J].中國油脂,2014,39(06):53-56.
7.More SB, Gogate PR, Waghmare JS. Application of structured triacylglycerols in food products for value addition. Heliyon. 2020 Oct 12;6(10):e05198. doi: 10.1016/j.heliyon.2020.e05198. PMID: 33088961; PMCID: PMC7566940.
8. Osborn, H. T., Shewfelt, R. L., Akoh, C. C. Sensory evaluation of a nutritional beverage containing canola oil/caprylic acid structured lipid[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il Chemists' Society, 2003, 80, 357-360.
來源: 豐益糧油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