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冬天,哈爾濱的旅游熱火朝天,根據哈爾濱文旅微信公眾號公布的數據,2024年元旦假期,哈爾濱旅游總收入累計59.14億元,達到歷史峰值。
哈爾濱冰雪大世界航拍
來源丨新華社
跟著哈爾濱文旅一同火起來的還有“南方小土豆”,這個親切的稱呼似乎囊括了東三省以南的各地游客,他們在來到東北之后,穿著五花八門的保暖裝備,將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的。再加上相對較矮的身高,遠遠看起來就像一個又一個土豆。當然,吸引“小土豆”們的不僅僅是東北的冰天雪地,有一批批的南方游客興致勃勃地體驗東北的搓澡文化,有的到達東北之后便直奔洗浴中心。東北不少城市的洗浴中心的擁擠程度堪比春運,黑龍江還借調了1000名搓澡大姨緊急支援。
東北洗浴火爆來源丨抖音
1 南北方的洗澡差異
南方小土豆進軍東北洗浴,也引起了人們對南北洗澡差異的關注。談到洗澡,南北方之間最重要的差異就是搓澡巾的使用。
搓澡巾成為旅游伴手禮
來源丨央廣網
除了冬天,大部分的南方人基本天天洗澡,再加上南方空氣潮濕沒有太多飛塵,所以最多使用洗澡毛巾沖沖就覺得挺干凈的。而北方人一般會隔上個幾天才去洗一次澡,所以每一次洗澡都習慣搓一搓。
來源丨網易
搓澡在東北的澡堂,已經晉升為一種一級學科,向下延展出推奶、推鹽等二級“學科”。近年來,還不斷推出紅酒搓、啤酒搓、醋搓等2.0版本。其中推奶就是從背部先開始,輕緩的澆上半袋濃稠的潤膚乳。在很多東北人眼里,這種才配叫洗澡。
2 搓澡的泥是什么呢
首先,搓澡時候搓下的泥并不都是灰。這些所謂的“泥”其實是由人體身上的油脂、皮屑、化妝品殘留、灰塵以及汗水等物質組成。其中,皮脂腺分泌的油脂,可以在皮膚表面形成一種保護層,隔絕部分細菌,污染物,起到保護皮膚的作用。
來源丨抖音截圖
這層皮脂膜對人體來說非常重要,有了它人體的水分才能避免不受外界過度蒸發,如果沒有皮脂膜的“隔離”作用,只要氣溫稍高點,很容易就會使人出現脫水癥狀。皮脂膜還具有強大的鎖水功效,正因為有它的存在,皮膚含水量才能保持正常狀態。人體每時每刻都在進行新陳代謝,皮膚作為人體最大的器官,也在時刻“自我更新”。
來源丨39健康網
皮膚最表面的角質層是由完全角化的角質細胞組成的,而角質層下的基底細胞會不斷分化,逐漸移行到角質層,形成新的角質細胞。之前的角質細胞就不斷崩解、脫落,形成了代謝產物——皮屑。而皮膚油脂本身非常粘,所以新陳代謝掉下的皮膚碎屑會留在皮膚表層。
3 不搓澡會臟嗎
由于人體每天都在新陳代謝,每隔28天左右就會更換一層表皮,所以,不搓澡并不代表「臟」。無論你搓,還是不搓,人體都會自我清潔,將這些身體“廢物”都會排出體外,保持相對健康的狀態。同時,這也和不同地區的空氣質量,天氣情況,個人習慣有關,南方地區氣候濕熱,空氣質量較好,汗水和油脂更容易分泌,灰塵也少,人們一般會通過頻繁的沖澡來保持日常身體的衛生,這是南方人不搓澡的一個原因。此外,南方地區的居民可能更傾向于保持皮膚的柔軟、滋潤和光滑,而不過度刺激皮膚。因此,他們可能采用沐浴露和肥皂來清潔身體,而不像搓澡那樣充分按摩和去除角質。因此,南方人不搓澡并不意味著身體不干凈。
4 頻繁搓澡對身體有什么影響
雖然搓澡有助于去除皮膚表面的雜質,但過度頻繁地搓澡并不利于皮膚的健康,皮膚外的那層由角質層,脂質膜構成的屏障會受到損傷,從而引發皮膚過敏、干燥和紅腫等問題。臨床還發現,有些成年人身上長傳染性軟疣,俗稱“水瘊子”,水瘊子本來常見于免疫力較低的嬰幼兒和兒童,經常使用搓澡巾搓澡,尤其是用力搓澡時,皮膚的角質層遭到破壞,容易降低對病毒的抵抗力,使皮膚病風險增加。
“水瘊子”來源丨中華康網
此外,保護膜被破壞還會使得水分加速蒸發,導致皮膚變得干燥。因此,適度的搓澡是可以接受的,但過量和頻繁的搓澡需謹慎。總而言之,每個地區的環境,氣候以及風俗都不盡相同,無論南北,我們都需要根據自己的個人需求,明智選擇適合自己的洗澡方式,身體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來源: 北京科學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