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死亡,從小到現在也經歷了幾次,比如小學的時候曾祖母去世,比如其他一些同宗的老人離世,不過都比較間接,基本上去了只能看到的是靈堂和孝子們,所以,我沒有真正意義上接觸過死者,再加上老人們往往都是年事已高壽終正寢,所以對于那個時候的我,其實觸動很小。
真正直面死亡是在我讀研的時候,那時候的我也算是無知者無畏吧,不過這件事引發了我對人生的思考,使我改變了不少,也算是一次成長吧。
01,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
他是我的同學,也是我的室友,而我是第一親歷者。
事情是研一暑假要結束的時候,大家都開始返校了。他是第一個從家里回來的,比我早兩天回到學校,我當時還想著挺好的,這樣我自己回來就不用一個人住宿舍了。
當我坐著火車回來的時候,大概是上午九點左右。推開門,室友正在“睡覺”,我輕輕地走進寢室,然后坐在自己的書桌前,歇了一小會兒,就打開電腦開始更新各種軟件,畢竟一個暑假沒開機了。順便刷刷網頁。中間他的電話隔三差五的響,不過我沒太在意,只覺得同學睡得太香了。到了中午的時候,他師兄過來敲門,說他昨天把實驗室的投影儀幫忙收起來了,但今天他沒到實驗室,所以過來問一下。
他師兄走過去看了眼他,說他在睡覺,但是好像有點不對勁,讓我過去看看(說起來,這個師兄也是挺不地道的,或者說,很雞賊吧)。當時的我真的很無知或者很膽大,于是我爬上他的床去(宿舍是床在上面書桌在下面),喊了幾聲,沒回應,然后摸了摸,感覺他身體有點涼,于是我就湊過去,用手指試了試他的鼻孔,沒有呼吸,不對勁,于是我又去摸了一下他的心臟部位,發現似乎不跳。我瞬間有一種不祥的預感,他似乎出問題了。于是趕緊拿起電話給120和110打電話,同時讓他師兄去喊宿管。
幾分鐘后,宿管上來,他沒有上去看,只是在下面看了一眼,然后就說了幾聲“晦氣”,還指責我不該把他喊上來,說人已經走了。我當時第一反應是不可能,我就說怎么會呢,應該是得了病,宿管反駁說“你看他的腳,外面一圈是黑的,里面是白的,明顯死了很久了”,我這才留意到這個事情。但是我還是不敢相信這一點,堅持認為室友還沒死。
一會兒120過來了,確認室友已經死了,而且死亡時間應該超過了12個小時了,也就是說,在我回到寢室的時候,他已經走了好幾個小時了。我瞬間腦子一片空白,難以置信。怎么會死了呢?他躺在那里,和睡著了一樣,分不出來。
法醫走了,警察來了,做了很多刑事偵查,我還被喊到派出所做了人生第一次筆錄,后來拉到了醫院,尸檢結果是猝死。就這樣,一個年紀輕輕的,身體十分強壯的人,猝死了...
02,猝死
后來,我才了解到,原來,猝死竟然是一大類人死亡的因素,而不是像我一直以為的偶發因素。事實上,根據報道,我國每年有55萬人死于猝死,對比我國每年1000萬左右的死亡人數,可以說,每二十個死者中就有一個是死于猝死。
而更為麻煩的是,相比大部分死者往往是心腦血管疾病、癌癥等老年性疾病,猝死的一個典型特征就是年輕化。2012年央視《新聞1+1》曾經報道過一個數據,1998年北京市120轉運救治的中青年猝死者80多名,但到了2011年這一數字上升為270多名。
室友離世后,我陷入了低沉的狀態很長時間,因為從來沒意識到死亡離自己可以這么近。我們之前關系也比較好,經常一起去實驗室,還一起出去耍,我的相機里還留著不少照片,但是他已經離開了。讓我真正意識到了那句話: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那段時間,整個人也昏昏沉沉的,現在回想起來,似乎那段記憶變得是一片空白。
03,關于人生的思考
不過我最終還是走出來了,畢竟,人生總得繼續,這些事情,也完全改變了我的人生路線,或者,讓我做了很多直到今天依然在進行的改變。
1,每天睡覺前,把自己收拾的整整齊齊的
這是我以前從來沒有的,以前總是東西用完了隨便扔,也不怎么收拾,反正有的是時間,所以總是比較邋遢吧。這就像朋友突然說要來你家里,你肯定不想讓朋友看到家里一團糟,所以必須先收拾,其實這是很多人的習慣性動作,總覺得會有機會收拾。
這次事情以后,我每天都會把自己收拾得整整齊齊的,睡前也會整理一遍,然后才睡覺。因為第一次意識到,如果自己突然間走了,那么我永遠沒機會收拾這些東西了,留給別人的都是一塌糊涂,不好。(有點搞笑,但是真的是個人想法)
2,關注健康
說實在的,這是我從來都沒考慮過的事情。在這之前,我總是覺得死亡離自己很遙遠,而且我自己身體狀況一直比較好,基本上沒生過大病,日常也是屬于那種喝水都胖的類型,然而室友的事情讓我很震撼,他同樣身體很好,來自農村的他暑假時還幫家里干農活,標準的身體結實型,很難想象猝死會降臨到他身上。雖然猝死是法醫的判斷,但是其背后必然后一些根本的因素,比如心源性猝死這種最常見的因素。因此從那以后,我一直都很注重健康,特別是每年一次的體檢,從不缺席。
比如體檢中一些可能在部分人眼里覺得有點浪費的東西,我一貫是檢測的,就像那些癌癥指標。曾經有人說過,這些東西有假陽性,但那又如何,只要有成功可能性就行,所以,在這一項上,我從來不吝嗇。
3,買保險
這也是從室友離開那年起我養成的。室友雖然不是獨生子,但只有一個還在上高中的妹妹,可以說,他的忽然離去,除了給他父母帶來難以言喻的喪子之痛外,整個家庭未來的經濟狀況也存在隱憂,如果室友沒有發生意外的話,畢業后肯定會是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這次事情發生后,讓我真正感受到了人生無常,如果我能夠順順利利活到退休,那還好,如果提前遇到了什么意外,我的父母怎么辦?最復雜的情況就是我患上重疾,需要支付一大筆醫療費用,為了治病掏空整個家底。
所以我得給我自己提前做一些準備,因此我配置了一份重疾險。
4,做事情更加果斷
說實在的,在這之前,我做事情有點優柔寡斷,總是猶豫不決,顧面子。室友的事情,讓我代入感很深,除生死無大事,人都死了,還要面子有啥用,誰一天到晚在乎你?所以從那以后我做事情變得相對果斷多了,至少不再是以前那種現在想起來都有點討厭的類型。其實這里我也想對很多人說,當斷則斷,不要總是猶豫不決,也不要總是太在乎自己的面子,其實,沒那么多人關注你。
5,及時享樂
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滿足自己。室友非常的節省,做個比較,我大學的時候都已經有筆記本了,室友在讀研的時候才第一次買筆記本,而且每天早上背去實驗室晚上背回來。當時我已經在使用蘋果的iPhone 4了,室友才第一次換成智能機,而且是一個雜牌的。可以說,他一輩子沒怎么奢侈過,吃飯省錢,衣服省錢,他這一輩子穿的最貴的衣服是死后火葬前那套西裝。而這次事情對我觸動很大,在那以后,我總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及時享樂,因為真的不知道會不會有一天我一覺睡下去就醒不來了。
最后,人生無常,善待自己和家人,珍愛生命。
來源: 李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