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奶茶在中國的受歡迎程度急劇上升,尤其是在年輕人中。奶茶店在街頭巷尾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成為了一種流行的飲品文化。值得注意的是,奶茶雖然美味可口,但過度消費也可能導致高糖和高熱量的攝入,對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近日,清華大學、中央財經大學的研究人員在"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期刊上發表了一篇題為" New form of addiction:An emerging hazardous addiction problem of milk tea among youths "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顯示,喝奶茶可能會導致成癮,并且與抑郁、焦慮和自殺意念有關。
在該研究中,研究人與分析了中國北京5281名大學生,平均年齡為21歲,通過問卷形式收集了參與者的奶茶飲用頻率、抑郁、焦慮癥狀、自殺意念等,研究人員還借鑒DSM-5中的物質成癮標準,創建了奶茶成癮問卷,調查了奶茶成癮的趨勢,分析了奶茶成癮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
奶茶成癮包括,飲用頻率較高、依賴/渴望、內疚感、戒斷反應、停不下來、耐受和想要停止。
總的來講,77%的參與者在過去一年里至少喝過6-11杯奶茶,其中,20.6%的人每周喝2-3杯奶茶,2.6%的人每周喝4-6杯奶茶,1.2%的人每天喝一杯。
參與者奶茶消費情況
研究發現,女性、年齡較小與奶茶成癮程度顯著相關。
分析各項心理健康與奶茶成癮發現,較高水平的奶茶成癮與較高的抑郁、焦慮和自殺意念風險相關。
奶茶成癮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中介分析發現,孤獨感可能是較高水平的奶茶成癮與較高的抑郁、焦慮和自殺意念風險之間的中介作用。
中介分析
研究人員表示,這一結果給人們敲響了警鐘,尤其是女性,奶茶成癮現象似乎對女性的影響尤為強烈,這可能是因為女性是奶茶的主要消費者。這一結果與之前的研究一致,女性更容易對甜食上癮。
對于其中的機制,研究人員猜測,奶茶屬于含糖飲料,含有大量的糖,早期研究顯示,高糖飲食會升高皮質醇水平,導致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HPA)失調,而HPA是負責壓力管理的主要激素系統,它對情緒和行為等產生深遠的影響。
此外,早期的一項動物實驗表明,小鼠長期飲用奶茶,顯示出焦慮、抑郁樣行為和認知功能受損。
盡管如此,這項研究是一項觀察性研究,并不能表明因果關系。
總而言之,結果表明,飲用奶茶可能會導致成癮癥狀,并增加抑郁、焦慮等風險,結果提醒人們應控制過量攝入,避免其對身體和心理健康的危害。
論文鏈接:
https://doi.org/10.1016/j.jad.2023.08.102
來源: 醫諾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