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流暢

要說最近討論度最高、最熱門的電視劇,莫過于“墨鏡王”導演、胡歌馬伊琍辛芷蕾以及一眾滬語非常流利的“上海熟面孔”了。劇里細膩描繪20世紀90年代上海生動鮮活的市井畫卷,表面是飲食男女,內里是山河歲月、時代百態。小編作為一個“上海小囡”,雖然滬語已經“洋涇浜”了,但比滬語更讓我有親切感的,還是那些“老咪道”。

《繁花》中的“霸王別姬”“仙鶴神針”“火焰大王蛇”,都是請客“談生意”的高檔菜,但最受大家關注的卻是每個“上海小囡”都吃過的泡飯。

泡飯在小編家里叫“開水淘飯”,隔夜的冷飯拿滾燙的開水一沖,稍微回回溫就能吃了。冬天天太冷,就再上爐子燒燒開,但還是要保持米水不渾的狀態,然后搞上一點腐乳或者榨菜,吸哩呼嚕掃進嘴里,暴風吸入、快速吃完。

泡飯真是什么珍饈美味,讓大家如此懷念?顯然不是,吃的終究還是那一份情結。

比起那些大王蛇大甲魚,泡飯實屬寒酸,甚至比“早餐四大金剛”還要“不上臺面”。因為泡飯就是為了早上沒空生火做飯的人們量身定制的,前一天晚上多燒點飯,第二天早起開水一泡,一家老小馬馬虎虎扒幾口,嘴巴一抹出門,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這才是黃河路滿目霓虹風景下,普通上海人的普通生活。

寶總泡飯引起大家討論的,不只是那一碗“清湯光水”的泡飯,更引人注目的是那一碟碟下飯小菜。泡飯之所以成為美食,是因為有過泡飯的小菜,各家不一樣的口味“花頭經”就出在這里。蘿卜頭、大頭菜、什錦醬菜、白糖乳瓜、崇明包瓜、糖醋蒜頭、仔姜片、腐乳、醉麩、螺螄菜、黃泥螺……也難怪寶總的泡飯面前如此琳瑯滿目。

《繁花》中還提到幾句“糟魚得吃七寶的,雞爪得吃川沙的,朱家角的醬菜,還有崇明的糕”,片中汪小姐最愛的排骨年糕、李李的熱氣羊肉、菱紅的川沙雞爪、葛老師的四大金剛和爺叔的定勝糕……通過這些美食,折射出了這個城市的煙火氣息。

本期的微食療,小編就推薦一道劇中菜品:苔條小黃魚。做起來稍稍有些麻煩,但在當時也是上得了臺面的“硬菜”喲,不來試試看嗎~

苔條小黃魚

用 料
小黃魚10條、苔條少許、鹽3克、料酒1勺、胡椒粉少許、低筋粉50克、淀粉20克、泡打粉2克、啤酒110ml

做 法

小黃魚洗凈去頭,沿脊骨一剖為二,去骨加工成魚肉條

加入鹽、料酒、胡椒粉腌制20分鐘左右,裹上一層干淀粉

將面粉、淀粉和泡打粉放入盆中,加苔條碎和適量鹽

倒入啤酒調成均勻無顆粒的面糊,放置一旁醒片刻

鍋中油燒至5成左右熱,放入掛糊后的魚片

炸至表面起殼成型后撈出

將油再次加熱,放入魚條大火復炸至面殼脆硬

撈出用廚房紙吸除余油裝盤

撒椒鹽或蘸甜辣醬均可

來源: 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