癡呆是一種老年高發疾病,到2050年,預計全世界將有1.39億人患有癡呆癥。由于目前臨床上沒有藥物可以治療癡呆癥,因此識別可以延緩或逆轉認知功能下降的生活方式或飲食因素非常重要。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是為人體提供能量的三大宏量營養素。但是,既往的研究并未充分探討膳食碳水化合物與認知功能之間的關系,特別是不同食物來源(高質量和低質量)的膳食碳水化合物對認知功能的影響。此外,以低碳水化合物和高脂肪攝入為特征的生酮飲食模式被認為對癡呆癥患者的認知功能有益,但這種飲食模式對普通人群認知功能的影響尚不清楚。
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針對上述問題,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國家腎臟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和安徽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聯合開展了相關研究工作,成果近期發表在Clinical Nutrition雜志。**研究發現,膳食中攝入低質量碳水化合物,而非高質量碳水化合物,與老年人群認知功能快速下降相關;以動物食品來源,而非植物食品來源的蛋白質或脂肪替代膳食低質量碳水化合物,將會逆轉或延緩這種加速的認知功能下降。**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國家腎臟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的秦獻輝教授為該論文的通訊作者,安徽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劉程章為第一作者。
該研究是一項基于中國健康與營養調查(CHNS,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項目的前瞻性隊列研究,總計納入了至少進行了兩次認知功能評估的3106名55歲以上老年參與者,中位隨訪時間為5.9年。采用3天24小時膳食回顧和家庭食物庫存稱重法評估各種食物攝入量。高質量碳水化合物食物來源包括全谷物、水果、豆類和非淀粉性蔬菜,低質量碳水化合物食物來源包括精致谷物、淀粉性蔬菜、糖類和果汁。采用中國食物成分表計算碳水化合物和各種營養素的攝入量。研究結局為總認知評分和標準化認知評分的5年下降率。
首先,本研究發現認知評分的下降速度與低質量膳食碳水化合物攝入量呈正相關關系,與高質量膳食碳水化合物攝入量無顯著關聯(圖1)。
圖1.膳食總(A,D)、低質量(B,E)和高質量(C,F)碳水化合物與總認知評分(A-C)和標準化認知評分(D-F)5年下降率的關系
進一步通過能量替代分析發現,以等能量的動物源性的脂肪或蛋白質替代低質量碳水化合物與認知功能下降率負相關,而以等能量的植物源性的脂肪或蛋白質替代低質量碳水化合物與認知功能下降率無顯著關聯(圖2)。
圖2.等能量脂肪或蛋白質替代膳食低質量碳水化合物與認知功能下降率的關系
本研究表明,飲食中攝入低質量碳水化合物,而不是高質量碳水化合物,與老年人認知能力快速下降有關。以動物食品來源,而非植物食品來源的蛋白質或脂肪替代膳食低質量碳水化合物,將會逆轉或延緩這種加速的認知功能下降。因此,老年人群一日三餐應選擇高質量碳水化合物類食物,避免攝入過多的低質量碳水化合物,同時也應保證攝入適量的動物性食物。總之,本研究強調了注意飲食質量,合理搭配葷素飲食對預防認知能力下降的重要性。
當今不斷加劇的癡呆癥負擔,是全世界共同面臨的一個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在日常生活中,改變或優化飲食行為來控制或延緩認知功能下降,可能是一種簡單、易行的預防認知功能下降的健康策略。
信息點
1. 高質量碳水化合物來源分類:
① 全谷類:小麥,大麥,小米,小米面粉,高粱米,玉米,玉米粉,黑米等。
② 水果:任何新鮮、罐裝、冷凍或風干的水果,包括完整、切塊或榨汁類型。
③ 豆類:豆腐或其他大豆產品。
④ 非淀粉類蔬菜:黃豆,豌豆,羽衣甘藍,菠菜,花椰菜,黃瓜,辣椒,洋蔥,西紅柿,蘆筍,胡蘿卜,紅薯,南瓜,冬瓜,竹筍等。
2. 低質量碳水化合物來源分類:
① 細糧:精白面粉,精米面,白面饅頭、白面包子、白面面條等。
② 淀粉類蔬菜:土豆,木薯,生玉米,芋頭,山藥,蓮藕,荸薺,未成熟青豆等。
③ 添加糖:糖,糖果,含糖飲料,果脯蜜餞,甜品,蛋糕等。
④ 100% 果汁:100% 橘汁、蘋果汁、混合果汁,或100% 的其他果汁等。
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參考文獻:
Liu, C., Meng, Q., Zu, C., Wei, Y., Su, X., Zhang, Y., He, P., Zhou, C., Liu, M., Ye, Z., & Qin, X. (2023). Dietary low- and high-quality carbohydrate intake and cognitive decline: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in older adults.Clinical nutrition, 42(8), 1322–1329.
編輯|劉程章 伍逸婷
審核|秦獻輝
來源: 腎臟健康促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