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晴晨

近日,2023年淘寶年度十大商品名單正式公布,其中《孫子兵法》、醬香拿鐵、馬面裙、洞洞鞋等入選,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在這份榜單中,“愛因斯坦的腦子”竟然也出現(xiàn)在其中。

“愛因斯坦的腦子”指的是什么?這也賣得出去?目前,淘寶上賣“愛因斯坦的腦子”的店鋪不在少數(shù),價格不一,從1分到10元都有。在商品詳情中,有商家寫道:“本商品為虛擬產品,無需物流發(fā)貨,拍下后自動發(fā)貨,請直接確認收貨……拍下后提供娛樂聊天服務,自己去找客服聊天,娛樂項目,介意者慎拍”。還有商家這樣自稱:“拍下后自動長到你大腦上,買過的都說好用”。就這樣一則簡單的介紹,有淘寶店一年居然賣了7萬單。

購買后的使用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拍下立即生效,自動“長”腦子;一種是帶NPC,購買后可以指定送給想送的人,店主會扮演愛因斯坦的腦子加上指定客戶微信,告訴他一聲“我是愛因斯坦的腦子,現(xiàn)在我長到你的腦子里了。”然后飛速閃人。

這個東西真有用嗎?在商品評論區(qū)里,提出該問題的最多。而購買者們也非常耐心地回復了這個問題。“一點沒學,三天過了期末考”“我做數(shù)學研究的,現(xiàn)在一月兩篇SCI沒啥問題”“6月8號中午買的,高考出分630”等。

當然也有網友吐槽,“愛因斯坦的腦子”就是智商稅;買完才意識到我很傻,果然變聰明了;買下后智商未必“+1”,但金錢確實是“-1”了。

除了愛因斯坦的腦子,類似的還有聰明腦、開心腦、文科腦、理科腦、考試腦等,以及各種難以想象的無厘頭商品:比如我們可以在網上下單一份“虛擬蚊子”送給朋友,就會有賣家角色扮演不定時“嗡嗡嗡”地去騷擾你的好友;買一頭野生大象,它會按照地址走過去,不用擔心迷路;給閨蜜買一份“罵醒戀愛腦”,便會有知心姐姐來擔任“聊天搭子”,幫你早日擺脫渣男;求職季可以上淘寶買個offer好運噴霧,助力你早日上岸。因為這些商品可以為消費者提供情緒價值,所以也被稱為“情緒商品”。

為什么年輕人愿意購買情緒商品?首先,商家抓住了年輕人的心理需求。大部分購買者應當清楚,購買腦子并不會真的讓自己“智商+1”,更不會讓愛因斯坦的腦子真的長在自己的腦子上,但這一行為不僅可以取悅自己,在學習之余增添趣味性,同時還能給予自己積極正向的心理暗示。另外,從消費心理角度來看,這類虛擬情緒商品的標價從從1分到10元不等,定價較低。消費者認為商品承載的情緒價值與價格相適應,甚至“物超所值”,因此他們愿意為自己的情緒需求而買單。

為什么情緒商品在年輕人中越來越流行?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zhàn)略研究院研究員、教授魏翔借用經濟學中的“松弛指數(shù)”,來解釋這一消費現(xiàn)象。松弛指數(shù)可以簡單地視為通脹率和失業(yè)率的倒數(shù),這個指數(shù)較高且相對穩(wěn)定時人們的經濟感受就會舒緩。2023年隨著失業(yè)率增幅的緩步下降和通脹水平的走低,松弛指數(shù)再度走強,于是熱銷的商品不再單純的是文創(chuàng)、運動衣等“鼓勁產品”,而是充滿了情緒價值的服務型商品

“愛因斯坦的腦子”等虛擬商品帶火的“療愈經濟”,反映出年輕人情緒宣泄釋放調適的新變化、新需求。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淘寶上花樣百出的情緒商品不失為快節(jié)奏、高強度的生活之余,人們撫慰身心、愉悅自我、加油充電的一種嘗試、一種探索,也是對自我調節(jié)的一種有效手段。此前有報道提出,中國廣義的情緒消費市場,規(guī)模至少在千億以上,商家們也開辟出了一條新興的情緒消費賽道。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吳靖認為,情緒商品成了網紅爆款,說明情緒在當代社會中的重要性,以及年輕人對情緒的關注度較高。年輕人愿意為情緒買單,在快節(jié)奏的生活中,這種簡單而低成本的情緒體驗成為了一種放松和愉悅的方式。

吳靖還提醒消費者,如果自身的情緒問題不算嚴重,通過一些情緒服務,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獲得心理安慰,但不能過度依賴這些情緒商品。如果有比較嚴重的心理或情緒問題,還是要及時尋求專業(yè)人士的幫助。

圖片來源:淘寶、新浪微博等

參考來源:中國青年報、光明網、中國經濟網、中華網、金融投資報、紅網、申江服務導報等

來源: 中國青年報、光明網、中國經濟網、中華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