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以嶄新的面貌邁向新的一年,也為了一同感受科學技術的發展,2023年12月30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合肥市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育基金會聯合主辦的九章論壇第八期活動,在合肥市科技館蜀西湖館區圓滿舉辦。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深空探測實驗室副主任黃方應邀作《同位素示蹤:從螃蟹到宇宙》主題科普報告,200余名青少年、家長和科技輔導員現場參與活動。
在主題科普講座中,黃方教授通過對“元素”概念的解釋與分析,著重講解“什么是同位素”,并列舉“可以用鍶同位素判斷大閘蟹真實產地”示例,展現同位素示蹤技術的獨特魅力與廣泛應用前景。“化學元素鍶在自然界中有4種穩定的同位素,其中“鍶87”和“鍶86”在不同地質環境中的相對含量有差異,而這種同位素特征又會通過水和食物傳遞到生物體內。經過研究發現,各湖區的大閘蟹則具有顯著不同的鍶同位素成分。”黃方教授表示,從微小的螃蟹到浩瀚的宇宙,同位素示蹤技術以其獨特的“標記”能力,幫助我們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質和變化過程。“廣袤無垠的宇宙將是人類的下一個舞臺,探測美麗的太陽系和宏偉的系外宇宙是我們的未來計劃!”
據了解,九章論壇著力發揮合肥“科里科氣”的科技創新優勢,面向社會大眾普及深海、深地、深時、深空等領域的前沿科學進展,以及我國科學家積極搶占科技制高點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已連續舉辦七期。本次活動聚焦“同位素”研究領域,把科技資源科普化的同時,結合文藝表演等形式,不斷發展繁榮科學文化,著力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共同開啟“兩翼齊飛”的嶄新篇章。
來源: 大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