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流暢

“冬至大如年”,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冬至憑借其濃厚的人文意義和豐富的慶祝形式成為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吃”是中國人過節的一大主題。從冬季開始,生命活動開始由衰轉盛,由靜轉動。所以也有冬至開始冬令進補的說法。

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古人喜賀冬至,今人雖多不以為節,但冬節再怎么說也是“年時八節”之一,吃貨們還是不會放過這有著各種冬至特色美食的節日的。如今全國各地都有不同的節令飲食文化。要說冬至吃什么?可能最多的回答還是“餃子”和“湯圓”。

其實還有一種冬至時節,或者是冬季特別時令的食材,它可以燒菜可以燉湯而且營養豐富口味鮮美,那就是羊肉。冬至吃羊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羊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贊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習俗。有些地區主打又白又濃的羊肉湯,有些地方則主打軟糯鮮香的紅燒羊肉,有些地方則更喜愛把羊肉白切或者燒烤。

在長江以南的江蘇境內,冬天真正的儀式感源自路邊的藏書羊肉。“藏書”二字并非是說羊肉里藏著書,而指的是蘇州城西的藏書鎮。藏書羊肉也是我們包郵區最為熟悉的羊肉料理了。白燒簡單且純粹,把羊肉切成大塊,不加任何香料地燉煮數小時,這樣做出來的羊肉,酥而不爛。紅燒肥美而不膩,羊肉配上黃酒、醬油、冰糖一起燉煮,顏色紅亮,口感柔軟且有粘性,醬香之余還透著一絲絲的甜味。

另外還有一種羊肉做法叫做白切,選的是肥瘦比例剛好、老嫩程度正好的山羊。羊肉清水入鍋,煮熟后澆上濃湯,用熟羊皮包裹后放入冷藏。吃的時候取出來,白切上桌,口感Q彈、肉質勁道,配上一點辣椒醬,再來一碗羊雜湯,有時還要加一份羊湯下的面,奶白色的羊湯里加點大蒜葉,這一份大餐才算有了冬天的樣子。
本期微食療,小編就與你分享一個傳統紅燒羊肉的菜譜,冬日來臨不如試著做做看吧~

[ 紅燒羊肉 ]

用料:羊肉1500克、白蘿卜半個、料酒、香葉、姜、蔥、桂皮、老抽、生抽、糖、鹽、雞精、干辣椒、八角、蒜、花椒、草果

**做法:**羊肉冷水下鍋,加幾粒花椒

半個白蘿卜切塊備用

加入老姜、料酒、蔥

煮開后焯水5分鐘出鍋

沖洗干凈濾干水分

熱鍋冷油,下入蔥、姜、蒜、八角、花椒、辣椒、桂皮、草果小火炒香

放入羊肉翻炒3分鐘后加料酒、生抽、老抽炒勻

換個砂鍋,加入蔥結、少許白糖

加水沒過羊肉和蘿卜煮開

小火燉煮1個小時左右至羊肉酥爛,加入鹽、雞精調味

來源: 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