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們迎來了今冬的首輪降雪。本周冷空氣接棒,氣溫持續偏低,此時就需要我們增強免疫力,預防呼吸系統疾病了。
勤鍛煉而強健體魄
降雪過后已是數九寒天,因此也就格外讓人覺得寒冷。所以,在起居上一定要注意保暖,中醫認為“寒性凝滯,寒性收引”,天氣寒冷,則關節痛、頸椎病甚至是心腦血管疾病都容易發病。像頭、頸、肩、前胸、后背、腰、膝、腳等部位要尤為注意保暖,以防上述疾病突發或加重。
但也不能為此而因噎廢食,正所謂“冬練三九天”,此時應增加體育鍛煉以增強身體素質與御寒能力。可適度進行戶外的運動,如中午陽光充足時快走、慢跑等,但運動前要做充分的準備活動。
分體質而溫補調理
降雪過后,正是進補的好時節,但進補不可無章無法,應本著“因人施膳”的原則,了解飲食宜忌的含義。冬令進補時應食補、藥補相結合,以溫補為宜。人們在經過了春、夏、秋、冬四季近一年的消耗,臟腑的陰陽氣血會有所偏衰,合理進補可及時補充氣血、增強免疫力、抵御嚴寒侵襲,又能使來年少生疾病,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養生目的。
食補要根據陰陽氣血的偏盛偏衰,結合食物之性來選擇羊肉、豬肉、雞肉、鴨肉和海蝦等,其它食物如核桃仁、大棗、枸杞、龍眼肉、芝麻、山藥、蓮子、百合、栗子等。適宜的膳食有當歸生姜羊肉湯、炒三絲、栗子粥、三色杏仁等,有補脾胃、溫腎陽、健脾化滯、化痰止咳的功效。
偏于陽虛的人,食補以羊肉、雞肉等溫熱食物為宜,因為羊肉、雞肉性溫熱,具有溫中、益氣、補精、添髓的功能;陰陽俱虛的人,以牛骨髓、雞蛋等進補,可起到補陽滋陰的作用。但要注意,冬季調養雖然溫熱食物最佳,但體質熱癥者還要食點涼,以免產生燥熱。溫補是治療虛寒證的方法,適用于陽虛或氣陽虧損,如肢冷、畏寒、乏力、疲倦、小便清長而頻或水腫等癥患者,上述人群可多食用一些溫熱的食物。
平衡飲食而增強免疫
人類需要多種多樣的食物,各種各樣的食物各有其營養優勢,食物沒有好壞之分,但如何選擇食物的種類和數量來搭配膳食卻存在著合理與否的問題。正所謂沒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合理的膳食,關鍵在于平衡,平衡的營養對于增強免疫力意義重大。
√保證優質蛋白數量及種類
每天一個雞蛋、一袋奶、2-3兩雞鴨魚肉
√保證粗雜糧
每天主食不少于三兩(生重),其中粗雜糧占三分之一
√保證綠葉菜和水果
每天一斤蔬菜(綠葉菜占一半以上),水果一個(200g)
√少油(25g),少鹽(5g),少糖(25g)**本文原創,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并聯系我們。
來源: 天津科學技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