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溫州,你想到了什么?
制鞋、輕工、印刷業、紡織……“制造”,是溫州的一個標簽。當“制造”遇見“科技”,會有什么火花?
前不久,溫州科技館在近一年的改造提升后煥新開館,短短一個月,便成為了備受大小朋友喜愛的“超級網紅打卡點”。“兒童科學樂園”等特色展區,好奇心無限的探客空間,省內最大、國內配置一流的8K數字球幕影院,不管是大朋友還是小朋友,都能在這里獲得知識和快樂。
在它的三樓,還有一個特別的展區——“溫州ZHI造”。12月2日,作為館煥新開館系列活動,溫州科技館開展“了不起的溫州ZHI造!”專場科普活動,跟著“溫州ZHI造”,讓我們一起看看“制造”遇到“科技”的火花吧。
“ZHI”造,既是制造,也是智造
ZHI造之旅,讓孩子們領略科技的發展
溫州制造,有著數不清的“第一”:全國第一張個體戶營業執照、全國第一家股份合作信用社、全國第一個專業市場……溫州人用“敢為人先”的精神和勤勞雙手不斷拓寬,開辟了一條全球聞名的制造業之路。
活動當天,小朋友們就在“溫州ZHI造”展區,親眼見證了這些第一。同時,在溫州科技館展教部戴樂樂老師的帶領下,探索發現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溫州制造產品和它們背后的科學奧妙,領略了溫州ZHI造的“從前”、“現在”和“未來”。
一走進展廳,濃濃的溫州風便撲面而來。從1980年頒發中國第一張“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到如今的“溫州ZHI造機械臂”,高密度的溫州企業科創成果,讓“制造”和“科技”的火花被展示的淋漓盡致。
來自四大機器人家族之一的“智能機械臂”,就讓小朋友們體驗到了“智造”在制造業中的重要性。制鞋業是溫州制造中非常著名的一項,展館中,小朋友們體驗了壓鞋機器人的制作過程。智能機械臂利用超強的壓力將鞋子牢牢壓合在一起,既牢固又美觀。
此外,智能編程下的科學光樹、利用機器人表演的非遺木偶戲,都讓小朋友們嘆為觀止——原來科技不僅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也可以和藝術鏈接在一起。而從溫州的傳統制造業到溫州的新興產業,也在訴說著溫州產業的迭代升級——不只是溫州制造,更是科技賦能的“智”造創新。
“溫州科技館重新開館后真的很好玩,我學習了很多知識。”活動中,已經第三次來到溫州科技館的小朋友表示,這次在“溫州ZHI造”展區參觀后讓自己十分驕傲:“作為一個溫州人,我第一次了解到溫州ZHI造的偉大!”
“ZHI”造,既是分享,也是探索
機器人科普,激發孩子們求證的好奇心
給你一分鐘的時間,你能手寫幾個字?5個?但“智能機器人”卻可以寫出300多個字。
活動當天,智能制造高級工程師、高級技師、浙江工匠劉海周作為特邀嘉賓,還為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分享會,不僅科普了“智能機器人”的創造過程,還分享了目前國內智能制造科研中的小故事以及溫州制造業中智能機器人的使用過程。由此,帶領大家一起挖掘未知的科學世界,啟發好奇心。
1954年,喬治·迪沃(George Devol)申請了世界上第一個機器人的專利,截至目前,國際上的機器人主要分為工業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兩大類,其中,工業機器人就被廣泛地使用在制造業中。
“將單調重復的的工作交給機器人,是中國制造業傳遞給世界的一個‘信號’。”分享會上,劉海周表示,“以制造業聞名的溫州,就有非常多的企業在使用這樣的機器人,將‘制造’升級為‘智造’。”比如溫州發達的制鞋業,普遍已使用機器人作為主力生產軍,智能機器人不僅能提高生產效率,保證產品質量。此外,智能機器人還能提升工作安全性,醫療廢棄物品和涉疫物品,由智能機器人處理后,不僅減少了所需人員,也大大減少了人員被感染的可能性。
“照這樣的發展形式,機器人會取代人類嗎?”聽完分享,小朋友在贊嘆不已的同時,也紛紛提出了不同的問題。六年級的黃蕾小朋友,就提出了自己的“靈魂拷問”:如果機器人的就業率越來越高,人類的失業率是不是也會越來越高?劉海周則用生動的小故事“安撫”孩子——在短期可見的領域,人類是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如果大家努力學習科學,設計出更適配的機器人,機器人只會讓人類的生活越來越好。
橙柿互動 記者 楊亦淇
來源: 浙江都市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