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建造的世界最深、最大的極深地下實驗室在哪里?我國自主研發的萬米鉆機是什么?我國載人深潛器創造的新紀錄是多少?“天眼”FAST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我國發射的首顆太陽探測科學技術試驗衛星是什么……這些問題,都與我國正快速發展的“三深”事業有關。
“三深”作為一種科學領域術語,是中國科學界對“深空、深海、深地”的合稱,也是人類21世紀以來對未知領域新的探索方向,社會普遍關注的科學熱點。
尤其是深空領域,隨著我國火星探測、太陽探測的相繼開展以及“神舟”系列飛船不斷地成功飛天,人們對于深空探測的了解越來越多,興趣也越來越濃。在深海領域,從蛟龍號到奮斗者號,我國載人潛水深度屢創新紀錄,在向海洋進軍的道路上,不斷地吸引著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的熱切目光。還有深地領域,或許是因為其復雜性,當被問及深地領域的相關內容時,很多人可能一知半解,但隨著我國深地事業的不斷發展,相信人們的了解程度也會越來越高。
為了增進公眾對我國“三深”事業的了解,感受我國在這些方面創造的科技奇跡,增強民族自豪感,提升公眾對前沿科技的認知水平,為我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創造良好社會氛圍,2023年京津冀公民科學素質大賽特地推出“深地深海深空 解鎖中國科技新深度”專項答題活動。
公眾通過答題,將學習了解到很多我國在深地、深海、深空等方面的科技成就,如我國在深地鉆探、深海探測等方面創造的各項紀錄,自主研發的各類先進的國之重器,還有在探月、探火、探日方面的新成果等等。
“深地深海深空 解鎖中國科技新深度”專項答題活動重在提升公眾對于我國“三深”領域的科技認知水平,樹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信心和理念,得到了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學會、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科學技術協會、中國電信博物館、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科學技術協會、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科學技術協會、北京歌華有線電視網絡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來源:北京市科協科學技術普及部、北京科普發展與研究中心
來源: 北京科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