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科協發文公布2023“科創中國”浙江省級創新基地和浙江省級試點縣(市、區)入選名單。

中物科技園、中國基因藥谷、長興經濟技術開發區、麗水經濟技術開發區入選2023“科創中國”浙江省級創新基地。

寧波市余姚市、溫州市甌海區、湖州市吳興區、嘉興市嘉善縣、紹興市諸暨市、金華市永康市、衢州市龍游縣、臺州市路橋區、麗水市松陽縣入選2023“科創中國”浙江省級試點縣(市、區)。

4個2023“科創中國”浙江省級創新基地

1中物科技園

中物科技園設立于2008年,2013年正式開園運營,是中物院專門從事項目孵化及高新技術產業化的平臺。園區建成了“創新平臺+創業平臺”雙核驅動的協同創新平臺,以及“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小微企業園”全周期科技創業孵化鏈條。

園區先后獲得了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連續4年考核A類)、國家級眾創空間、浙江省五星級小微企業園、浙江省專精特新產業園、浙江省院士工作站等60余項榮譽或資質。園區現有入駐企業110余家,先后孵化了3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7家寧波市專精特新企業、4家瞪羚企業、42家高新技術企業。

2中國基因藥谷

中國基因藥谷位于溫州市區的交通樞紐地段,毗鄰三垟濕地和溫州大學城,是溫州市首個生物醫藥領域“152”工程。藥谷主要依托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和李校堃、劉昌勝、宋偉宏三大院士專家團隊,重點圍繞基因技術打造生物產業園區,重點布局以重組蛋白藥物為主的創新藥物及制劑、以生物材料和應急救援為主的醫療器械及高端裝備、以醫療康養為主的智慧醫療及健康服務等三大特色產業。落地細胞生長因子藥物和蛋白制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大分子藥物與規模化制備全國重點實驗室等三大國家級平臺。

藥谷自2020年10月開園以來,已引進創新性項目115個,組建投資基金103支,2023年已完成簽約融資額4億元。

3長興經濟技術開發區

長興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于1992年,地處長三角中心腹地、太湖西南岸,是浙江省首家設在縣域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面積116.25平方公里。

長興經開區連續多次入圍長三角最具投資價值開發區,先后獲批省智能汽車及關鍵零部件“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產業鏈“鏈長制”示范區、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產融結合高質量發展示范園區,2022年入選浙江省高能級戰略平臺。園區已初步形成以智能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為標志性產業鏈,以新能源、智能裝備、生物醫藥和數字產業為主的“1+4”產業集群,并擁有國家大學科技園、省級新能源小鎮、省級人才創業園、浙江中德(長興)國際產業合作園等創新載體,集聚科創人才,加強創新鏈和產業鏈融合,不斷打造高質量科創生態體系。

4麗水經濟技術開發區

麗水經濟技術開發區于1993年設立,2014年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是麗水浙西南中心城市“一脈三城”中的“智創新城”,是麗水市域發展的增長極、“雙招雙引”的主戰場、產城融合發展的新高地、對外開放發展的橋頭堡、改革創新發展的先行地,聚力發展半導體全鏈條、精密制造、健康醫藥、時尚產業、數字經濟主導產業集群。

麗水經開區先后獲評省級綠色低碳園區、省級美麗園區、省級化工園區、省級節水標桿園區、全省“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先進集體等,入選省級減污降碳協同試點、省級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試點等改革試點。麗水特色半導體產業平臺被列入浙江省“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培育名單。

9個2023“科創中國”浙江省級試點縣(市、區)

1寧波市余姚市

余姚市位于滬、杭、甬的幾何中心,建有1個國家級國際合作生態產業園、2個省級開發區、2個特色小鎮,擁有制造業企業3萬余家、規上企業1573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54家、上市企業20家。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位居中國百強縣市前十、創新百強縣(市)全國第3位、全國營商環境百強縣第5位。

近年來,余姚主攻“35”千百億產業集群,重點打造新材料、光電信息、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等4條標志性產業鏈,成立全省首個人才創業園,出臺最高“5個1000萬”人才政策,現有國家級學會服務站7家、省級及以上研發機構74家、院士工作站(科創中心)21家、博士創新站18家、“科創中國”寧波創新基地2家。

2溫州市甌海區

甌海區是溫州四大主城區之一,連續登榜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率全市之先獲評省首屆“科技創新鼎”、省首批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全省可持續發展創新示范區,建成投用青科創業園二期,入選全國首批“科創中國”試點,啟動青科孵化器擴容工程,持續擴大青科基金規模20億元。

甌海“科創指數貸融資新模式”成為全國首個試點,大學科技園入選國家小微企業創新創業示范基地和“科創中國”創新基地,甌海生命健康小鎮入選省雙創夢想最佳實踐案例,甌海時尚智造小鎮獲省級命名,甌海科創小微園被評為浙江省第一批專精特新產業園。青科會成長基金會、青科會聯合會和青科會展示區落地甌海。中國(溫州)數安港勇闖全國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無人區”,創新打造數據產業生態,被寫入省委全會工作報告,投用溫州市大羅山天使基金村,基金規模超100億元。

3湖州市吳興區

吳興區作為湖州市的主城區,區位優勢和產業特色明顯,先后打造了高新區、經開區兩個萬畝工業大平臺,形成了智能裝備、數字經濟、健康時尚、休閑旅游四大新興產業和金屬新材、服裝紡織兩大特色優勢產業。2023年度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排名提升至42位,創新指數全省排名37位。

近年來,吳興科創平臺建設成效顯著,湖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太湖實驗室先后被認定為國家級海智基地、海智國際研發社區,累計培育“鯤鵬計劃”、國家、省級人才121名,省級領軍型創新創業團隊8個,省“海外工程師”24名,柔性引進海內外院士22人。學會賦能地方產業發展,與11家省級以上學會建立長期合作關系,構建了政府、學會、產業、企業“四位一體”的互動協同新模式,共同助力吳興主導產業高質量發展。

4嘉興市嘉善縣

嘉善縣地處長三角核心區域,全縣區域面積50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5.9萬,肩負著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新發展階段縣域高質量發展示范點建設的重要使命。

嘉善是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和浙江省經濟強縣,擁有嘉善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嘉興綜合保稅區B區兩個國家級平臺,確立了以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三大新興產業為引領,裝備制造、綠色家居、時尚紡織三大傳統產業支撐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隨著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創新活力持續增強,2022年全社會R&D經費支出占比達4%。累計擁有高新技術企業709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6家,連續三年蟬聯浙江省“科技創新鼎”。位列2023年度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第40位,成功入列全國創新型縣(市)建設名單。

5紹興市諸暨市

諸暨市是“楓橋經驗”發源地,已形成以時尚襪藝、美麗珍珠、金屬材料加工、高端裝備、紡織服裝、環保新能源等傳統優勢產業和智能視覺、航空航天、生命健康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主導的現代產業體系,享有“中國襪業之都”“中國珍珠之都”“中國五金之鄉”的美譽,位列全國縣域綜合競爭力第8位、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第13位、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第16位。

諸暨現有院士(專家)工作站43家、博士創新站31家,省級以上學會服務站8家,其中,省重點支持的院士工作站1家,省級院士工作站4家,省級博士創新站1家。擁有上市公司16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510家、省科技型中小企業1954家、各類專精特新企業149家。擁有全國首個縣級“海歸小鎮”、全省首個“飛地型”雙創示范基地。諸暨將依托“科創中國”省級試點,促進科技經濟深度融合,探索形成基層科協組織服務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有效模式。

6金華市永康市

永康市作為全國聞名的五金之都,經過長期發展,永康形成了以杯業、車業、門業、電器廚具、電動工具、休閑器具、技術裝備、金屬材料等五金八大產業為主體的工業體系,先后獲評“中國五金之都”“中國門都”“中國口杯之都”“中國電動工具之都”等8個國字號榮譽,連續15年位列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

永康連續7次蟬聯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84%的規上企業開展自主研發,有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8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76家、省級企業研究院29家、省科技型中小企業1097家,位列中國創新百強縣第9位、中國縣域投資競爭力百強縣第25位。

7衢州市龍游縣

龍游縣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積極推進經濟開發區空間整合、功能復合、產城融合,先后躋身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國防科技工業重點聯系縣、浙江省加快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成效明顯縣,16次入選全國中小城市投資潛力百強縣。

龍游深入實施“山區26縣跨越式高質量發展生態工業樣本縣”建設,大力推進智能制造、碳基材料、軌道交通、特種紙、綠色食品等優勢產業集群發展,一批掌握核心技術、實現進口替代的鏈主型企業勢頭迅猛,繼恒盛能源上市實現本土企業“零突破”后,禾川科技成為山區26縣首家科創板上市企業。設立3家成果轉移轉化中心,建立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軌道交通裝備聯合研發中心,充分吸納和對接一流的人才源、技術源、創新源,推動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構筑全域科技創新創業“生態圈”。

8臺州市路橋區

路橋區是全省首批共同富裕示范區試點地區,連續多年躋身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轄區前50強。不僅是中國民營經濟的發源地之一,也是中國民營經濟論壇所在地,吉利集團就誕生在路橋。全區共有省級企業研究院14家、省級高新技術研發中心59家、省級眾創空間4個、高校共建平臺10個。

路橋創新提出人才創新創業全生命周期服務,優化人才事業支持和服務環境。初步打造形成了“1+5+10”科創平臺體系,高標準打造環飛龍湖科創生態圈,重點建設了臺州市國際科學家創業基地、工業4.0、人才創新創業服務綜合體等一批新型研發平臺。實施“一鎮一平臺”質效倍增計劃,推進重點實驗室、飛地研發中心建設,積極打造“科創飛地”+“產業飛地”的路橋樣板!

9麗水市松陽縣

松陽縣圍繞“科創中國”省級試點縣總體目標,突出“產業創強”“平臺創優”“企業創新”攻堅,不斷激發創新創業活力。

2023年,松陽前三季度地區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9.4%,連續三個季度位列全市首位;規模以上工業同比增長16.0%,增速居全市第一;規模以下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3%,增速居全市第一。浙江博盛鋼業集團有限公司、上上德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家公司獲批第五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申報21家,省級創新型中小企業申報53家,企業管理星級評定40家;組建10家企業科協、12家博士創新站、10家企業研究院,利用“科創中國”平臺資源優勢,切實解決企業科技難題。

來源: 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