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健走好處不少,但你知道怎么走,可以讓健康獲益更大化嗎?最近的一項研究就發現,這樣走路的人,糖尿病風險降低最大!
走路快的人,糖尿病風險降39%
11月28日,《英國運動醫學雜志》上發表了一篇研究指出,更快步行速度與降低2型糖尿病風險相關。其中,與休閑散步(<3 千米/小時)相比:?正常步行速度(3-5 千米/小時)與糖尿病風險降低15%相關,
?輕快步行(5-6.5 千米/小時)與糖尿病風險降低24%相關,
?非常快步行(>6.5 千米/小時)與糖尿病風險降低39%相關。
研究截圖這項研究薈萃分析了10項研究,共納入50余萬名成年參與者,分析了步行速度與2型糖尿病風險之間的關聯。平均隨訪8年。研究人員還分析了步速與糖尿病風險之間的劑量反應關系,步行速度每增加1千米/小時,患糖尿病的風險就會降低9%,降低糖尿病風險的最低步速是4千米/小時,相當于男性每分鐘87步,女性每分鐘100步。①②
所以在自身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不妨走快點,更為有益健康。
走鍛煉有4個最佳指標
1.最佳步速
行走的速度要根據自身的體能狀態。通常因人而異地可分為慢步走(每分鐘約70至90步)、中速走(每分鐘90至120步)、快步走(每分鐘120至140步)。③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最好能走快點。2.最佳步數
2022年《柳葉刀-公共衛生》發表的一項研究,對四大洲近4.7萬余人進行了分析,確定了對不同年齡人群的每日最佳行走步數:18-60歲最佳步數:8000-10000步
60歲以上最佳步數:6000-8000步
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群中,每天6000-8000步降低的死亡風險最大;對于18-60歲的成年人而言,每天8000-10000步降低的死亡風險最大。④
至少每天有3000步最好是連續快走的。⑤
3.最佳時間
北京老年醫院康復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高亞南2023年接受新京報采訪時提醒,老人不宜過早鍛煉。過早鍛煉可能會誘發疾病,尤其是溫差大的秋冬季,建議太陽出來一個小時后再出門健身。**推薦老年人在上午八、九點后或下午四、五點太陽落山前,外出活動半小時至一小時。**⑥
此外,健身走的過程中,感到呼吸急促,身上微微發汗時,保持這個感覺20分鐘到30分鐘以上,才能對心肺起到作用。⑦
4.最佳心率
心率可以反映身體的負荷和運動強度,避免過度運動和受傷。高亞南醫生2023年接受新京報采訪時建議,**運動過程中建議監測心率,最好控制在(220-年齡)*60%—70%范圍或者170-年齡。**如果運動中出現心慌、胸悶、頭痛、頭暈、疼痛等不適,須立即停止運動原地休息,如十分鐘不緩解需即刻去醫院就診。⑥
4個快走誤區,很多人沒走對!
健步走的鍛煉方法看似簡單,但如果動作不對,不僅起不到健身的作用,反而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以下錯誤應當避免:
誤區一:腰背不直
許多喜歡健步走的人一開始還能做到抬頭挺胸,但是后來慢慢變得“彎腰駝背”,長此以往,不僅達不到好的鍛煉效果,反而會導致軟組織的損傷。建議:走路時身體盡量挺直,讓脊椎成一直線,眼睛直視前方。這個時候要注意肩膀放松,但不要刻意緊張保持一種固定的健步走姿勢,以免出現頸肩背部不適。③
《2023版運動處方中國專家共識》中指出:走路時,腰背挺直,頸肩放松,輕輕收腹,下頜微微內收,雙眼平視前方,使耳朵、肩膀和臀部保持在同一條垂直線上。雙臂以肩關節為軸,前后自然擺動,最好做到“前不過肩,后不過腰”。⑤
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骨外科副主任醫師、運動醫學博士李偉2023年在接受中國體育報采訪時介紹,健步走時,步幅要比平時走路多出半個腳掌。步態要輕盈,腳落地時膝蓋微屈,腳后跟到腳尖過渡要順暢,同時身體重心迅速跟隨移動,雙手自然擺臂。⑦
健康時報圖
誤區二:大口呼吸,不收小腹
不少人健步走大口呼吸、不收小腹,這樣不但走起來吃力,也會影響健步走的保健效果,甚至誘發心肺不適。建議:健步走時要慢慢收緊小腹,然后隨著運動的頻率慢慢舒展,這樣一收一舒之間就能很好地鍛煉腹部肌肉,慢慢過渡到腹式呼吸。這樣的健步走還有助于腹部減肥。③
誤區三:負重行走
有些健步走者背著雙肩包等物品,如果背太重的東西,膝蓋承載過重,時間久了會造成損傷。建議:健步走最好少帶不必要的物品,如果一定要帶,也要注意重量控制,以行走時不覺負重吃力為宜。③
誤區四:不做熱身運動
沒做熱身運動就出發,容易造成肌肉拉傷。建議:健步走前要進行適度熱身鍛煉,慢慢起步,等到足部有些發熱,再遞增速度。快完成運動計劃時,要慢慢減緩速度,不要馬上停下來。③
本文綜合自:
①Jayedi A, Zargar M, Emadi A, et al Walking speed and the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Published Online First: 28 November 2023.
https://doi.org/10.1136/bjsports-2023-107336
②2023-11-29 醫諾維《步行達這個速度,糖尿病風險或降低39%,且年輕16歲》
③2022-05-18 中國體育報《健步走謹防“無效步數”》
④iDaily steps and all-cause mortality: a meta-analysis of 15 international cohorts. The Lancet Public Health. VOLUME 7, ISSUE 3, E219-E228, MARCH 2022.https://doi.org/10.1016/S2468-2667(21)00302-9
⑤《運動處方中國專家共識(2023)》專家組. 運動處方中國專家共識(2023)[J]. 中國運動醫學雜志,2023,42(1):3-13.
⑥2023-07-31 新京報《全國老年健康宣傳周|科學健身有助提高老年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
⑦2023-12-06 中國體育報《冬季健身中低強度運動是首選》
來源:健康時報
來源: 健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