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位于我們身體的右上腹部,是一個重要的實質性器官。它承擔著代謝、解毒、儲存能量和制造重要蛋白質等多種功能。然而,由于現代生活方式的改變、環境污染等諸多因素,肝臟疾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早期發現肝臟問題至關重要,因為很多肝臟疾病在早期是沒有明顯癥狀的,一旦癥狀出現,往往病情已經較為嚴重。我們該如何通過觀察身體的一些微妙變化,以及采取科學的檢查手段,來早期發現肝臟可能存在的問題。
一、從身體的變化中尋找線索
1、膚色與黃疸:肝臟疾病可能導致膽紅素代謝異常,使得皮膚、鞏膜出現黃染,即黃疸。觀察自己或他人的膚色是否異常發黃,特別是在面部、手掌和足底,可能是肝臟問題的早期信號。
2、疲勞與乏力:肝臟疾病會影響身體的能量代謝,導致長期疲勞和乏力。如果持續感覺疲勞,即使在充足的休息后也難以緩解,應警惕肝臟問題。
3、食欲與消化:肝臟疾病可能導致食欲減退、惡心、嘔吐等癥狀。同時,肝功能異常也會影響胃腸道的消化功能,導致腹脹、腹瀉等問題。
4、情緒與睡眠:中醫認為“肝主疏泄”,肝功能異常可能影響情緒的穩定和睡眠質量。如果出現易怒、焦慮、失眠等問題,也可能是肝臟問題的表現。
二、借助科學檢查手段
1、肝功能檢查:通過抽取靜脈血,檢測肝臟合成、代謝、解毒等功能的相關指標,如谷丙轉氨酶(ALT)、谷草轉氨酶(AST)、總膽紅素(TBIL)等。這些指標可以反映肝臟的基本功能狀態。
2、肝臟影像學檢查:包括B超、CT、MRI等檢查方法,可以直觀地觀察肝臟的形態、大小、結構等,發現可能的占位性病變、脂肪肝等問題。
3、肝穿刺活檢:對于疑似肝臟疾病的患者,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肝穿刺活檢。這是一種通過穿刺針獲取少量肝組織進行病理學檢查的方法,可以準確診斷肝臟疾病的類型和嚴重程度。
三、日常生活中的預防與保健
1、合理飲食:保持均衡的飲食結構,減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攝入,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維生素和纖維素的食物。同時,避免過量飲酒,以減輕肝臟負擔。2、適度運動:定期進行適量的體育鍛
煉,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促進新陳代謝和血液循環,保護肝臟健康。
3、避免濫用藥物:很多藥物都會對肝臟造成損害,特別是抗生素、解熱鎮痛藥等。在使用藥物時,應遵醫囑并告知醫生自身的身體情況。
4、定期體檢:對于肝臟疾病的早期發現和治療至關重要。建議每年進行一次全面的體檢,包括肝功能檢查和肝臟影像學檢查。
總之,關注自己的身體變化并定期進行體檢是早期發現肝臟問題的關鍵。通過合理的飲食和生活習慣調整以及及時的醫學干預我們可以有效保護肝臟健康并預防相關疾病的發生。
來源: 肝膽外科孟澤武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