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泌尿系統感染是一種常見的健康問題,它不僅給患者帶來身體上的痛苦,還會對生活質量產生嚴重影響,很多人經歷過尿頻、尿急、尿痛等不適癥狀,但是并沒有將其放在心上,實際上這些癥狀很有可能是泌尿系統感染初期現象,如果“放任不管”,就很有可能引起一系列健康問題,泌尿系統感染有哪些癥狀?如何治療和護理呢?
泌尿系統感染又稱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是一種常見疾病,主要由細菌侵入泌尿道造成,其中大腸桿菌等革蘭染色陰性桿菌較為常見,泌尿系統感染是膀胱、尿道、腎臟,輸尿管等泌尿系統各部位感染的總稱。
一、泌尿系統感染的癥狀
泌尿系統感染的癥狀因感染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別,一般情況下會出現尿頻、尿痛、血尿現象,同時泌尿系統感染分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
1.上尿路感染可能引起全身不適,例如乏力、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部分癥狀嚴重患者可能出現發熱、寒戰、血壓下降等癥狀,還可能導致腎臟炎癥,引起腰痛,通常表現為一側或雙側的腰部疼痛,可能會向腹部或腹股溝延伸。
2.下尿路感染是指膀胱、尿道和尿道口等部位感染,容易引起尿頻、尿道疼痛、尿急等不適癥狀,還可能伴有血尿。
二、泌尿系統感染的治療方法
1.抗生素藥物治療
在國內尿路感染常見致病菌對常用的氟喹諾酮類藥物,第二、三代頭孢菌素耐藥率高的背景下,抗菌藥物尿路制劑的提出更有利于規范臨床醫師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減少細菌耐藥的發生。
呋喃妥因和磷霉素對尿標本分離的主要致病菌均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而且基本從腎臟排泄,在尿中有很高的濃度,非常適合尿路感染的經驗治療。
現就常用的抗生素藥物包括β-內酰胺、喹諾酮類等藥物做一下簡單介紹:
氨芐西林:氨芐西林是一種廣譜抗生素,常用于治療尿路感染。它對大多數常見的泌尿系統感染細菌(如革蘭陰性桿菌)具有有效殺菌作用。
頭孢菌素:頭孢菌素類藥物是β-內酰胺類抗生素中的7-氨基頭孢烷酸(7-ACA)的衍生物,包括頭孢呋辛、頭孢曲松等等,可破壞細菌的細胞壁,并在繁殖期殺菌,能夠有效對抗常見的細菌感染。
喹諾酮類藥物:喹諾酮類藥物具有廣譜的抗菌活性,可用于治療復雜的泌尿系統感染或對常規抗生素耐藥的情況,包括諾氟沙星、環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雷沙星等等,但是孕婦和兒童需要慎用。
另外,一些中成藥,如三金片、腎舒顆粒、寧泌泰膠囊等等,也可以用于泌尿系統感染治療。
2.一般治療
除了藥物治療之外,飲食和生活習慣的調整也十分重要,患者要積極尋找導致疾病出現的因素,祛除誘因,平時多飲水、增加排尿量,同時要注意休息,保持飲食營養均衡,多食用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提高治療效果。
三、泌尿系統感染的護理方法
注意個人衛生:保持床上用品干凈衛生、勤換內褲,女性可以在每次排便后清潔會陰部;保持外陰和尿道口的清潔,每天用清水清洗,避免使用刺激性的衛生巾或清洗液。
飲食調理:平時多飲水,稀釋尿液中的細菌和有害物質,減少尿路刺激,勿憋尿;多攝入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檸檬、蔬菜等,有助于增強免疫力,另外,避免辛辣食物、酒精和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和飲品。
病情觀察:密切觀察體溫,觀察是否有高熱不退或者體溫升高且伴隨著劇烈腰痛等;觀察排尿的尿量和頻率,是否出現腹痛、腰背痛以及尿道疼痛的情況;此外,還需要注意觀察是否有全身不適、乏力、食欲不振等癥狀。
檢測復查:在治療和康復期間,要定期進行復查,如果癥狀未能緩解,在藥物治療期間有不適癥狀,或出現并發癥,應及時向醫生報告。
四、日常生活中預防泌尿系統感染小技巧
1.多飲水,建議每天飲水量不少于8杯(約2升)
2.避免穿過瘦過緊的褲子,選擇棉質的褲子,減少細菌滋生的機會
3.避免過度清潔,尿道和外陰區域的過度清潔可能破壞尿道的自然保護屏障,導致感染的風險增加。
4.小便后用適當的方式進行清潔,如使用衛生紙擦拭或者使用專門的清潔紙巾,清除細菌和尿液殘留。
5.養成健康生活習慣,注意減少壓力、保持充足的睡眠,提高免疫力,減少患上感染的風險。
6.出現疑似泌尿系統感染癥狀后及時到醫院就診。
結合臨床效果來看,90%的泌尿系統感染患者都能夠痊愈,如果出現尿路梗阻、畸形等易感因素,會出現治療困難的情況,還有發展為慢性腎衰竭的可能,所以,泌尿系統的健康是我們應該重視的問題,本文分享了關于泌尿系統感染的一些基本知識,希望能夠幫助您更好地了解和預防泌尿系統感染疾病,以上觀點僅代表個人,如果您出現了尿頻、尿急、尿痛等癥狀,請不要掉以輕心,要及時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泌尿外科 白艷華)
來源: 健康科普宣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