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部B超主要是用來檢查頸部的血管、頸部淋巴結、甲狀腺、下頜部及鎖骨上區淋巴結等一些軟組織結構,能夠排查結節、血管堵塞、腫瘤、斑塊以及炎癥等,在臨床頸部疾病診斷中有重要的作用。

頸動脈是位于我們頸部氣管兩側的大血管,其中包含頸總動脈、頸內動脈和頸外動脈,也是連接心臟與大腦的主要通道,頸動脈的供血功能確保了大腦充足的血液供應,從而維持大腦活動、思考、感知等各種功能的正常運行,任何頸動脈的病理變化,如動脈硬化、頸動脈狹窄等,都可能導致血液供應不足,進而引發腦缺血、中風等嚴重疾病。腦卒中的發病率和致殘率都很高,是當前導致患者疾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就帶大家更好地了解為什么要進行頸部B超檢查?

頸部B超包括哪些?

頸部淋巴結B超:通過B超技術評估頸部淋巴結的大小、形態、質地、數量等信息,檢查淋巴結的炎癥、感染、結核、腫瘤轉移等情況。

甲狀腺B超:用于檢查甲狀腺的大小、形狀、結節、囊腫等,評估甲狀腺的結構、功能和血流情況,診斷甲狀腺疾病,如甲狀腺腫大、結節、腫瘤等。

腮腺頜下腺B超:用于評估腮腺和頜下腺的結構、大小、形態、囊腫、腫塊、血流等情況,診斷腺體的炎癥、腫瘤等疾病。

根據研究數據來看,我國14億人民,約有2億人患有頸動脈斑塊,其中有超過40%的人年齡在40歲以上,隨著當代人生活方式不斷變化,頸動脈疾病越來越趨于年輕化,所以頸部B超檢查十分重要。

頸部B超檢查的重要性:

早期發現疾病:頸部B超檢查可以幫助早期發現和診斷頸部相關的疾病,如頸動脈狹窄、甲狀腺結節、頸部腫塊等,通過早期發現疾病,可以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防止病情進一步變化。

制定治療方案:頸部B超檢查能夠提供患者頸部相關疾病的詳細信息,可以作為醫生制定治療方案的重要依據。例如,對于頸動脈狹窄的患者,頸部B超可以確定是否需要進行介入手術或藥物治療;對于甲狀腺結節的患者,可以通過頸部B超確定結節的大小和性質,并根據檢查結果決定是否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活檢或手術治療。

觀察疾病變化:頸部B超檢查可以重復多次進行,跟蹤觀察疾病的變化情況,及時了解治療效果,評估疾病的演變趨勢,并根據檢查結果調整治療方案。

指導手術操作:例如,在頸動脈內膜剝離術中,B超可以幫助醫生確定血管的準確位置和狹窄程度,提高手術的準確性和安全性。

為什么現代人應該做頸部B超檢查?

生活方式和環境變化:現代生活方式的改變,例如長時間低頭使用電子設備、不良的坐姿和工作姿勢等,導致頸部負擔加重,容易引發頸椎病和其它頸部疾病,頸部B超檢查有助于早期發現和干預。

排查頸動脈硬化:頸動脈硬化是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它會增加中風和心臟病的風險。通過頸部B超檢查,可以評估頸動脈的血流量和血流速度,檢測血管內斑塊和狹窄,提前發現頸動脈硬化的跡象,從而采取適當的預防和治療措施。

甲狀腺疾病篩查:甲狀腺疾病在現代社會中較為常見,如甲狀腺結節、甲狀腺腫大和甲狀腺腫瘤等。頸部B超檢查可以對甲狀腺進行全面評估,從而早期發現和診斷甲狀腺疾病。

盡管頸部B超檢查具有一定的優勢,但也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B超檢查主要適用于頸部表淺組織和淺表血管的觀察,對于深部組織和器官的評估有一定的局限性;

其次,頸部B超檢查主要是一種輔助診斷手段,具體的診斷需結合病史、體格檢查以及其它輔助檢查結果綜合判斷;

此外,頸部B超檢查雖然是無創和非放射性檢查,但仍需遵循醫生的指引和建議。

總之,頸部B超檢查在臨床診斷中具有重要的價值,特別是對于頸動脈狀況、甲狀腺疾病和頸部腫瘤的篩查等方面。它是一種安全、無創的檢查方法,可以為醫生提供詳細的頸部信息,以便及時診斷和治療相關疾病。

本文觀點僅代表個人,在接受頸部B超檢查前,應咨詢醫生了解具體的檢查目的和注意事項,確保檢查的準確性。(河北省石家莊市靈壽縣人民醫院 雷彩紅)

來源: 健康科普宣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