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

又到了吃紅薯的季節啦!每天吃一頓紅薯經濟實惠,香甜軟糯,沒有幾個人不喜歡吧?不過,在吃紅薯這件事上也有不一樣的聲音。有傳言說:“烤紅薯雖然好吃,但是會致癌!”要知道紅薯的做法里烤紅薯可是NO.1,特別是被烤的香甜流糖的,吃進嘴里甜到心里。這么好吃的烤紅薯,真的會致癌嗎?

分析

吃烤紅薯會致癌

街邊美食中,除了烤串能做到香飄滿街,排在第二位的就是烤紅薯了,顏色誘人、口感香甜,是人們鐘愛的街邊美食之一。

版權圖庫圖片,不授權轉載

可是,烤紅薯會致癌的言論讓很多小伙伴不得不放棄了每天吃紅薯的念頭。烤紅薯之所以被認為會致癌,主要是因為烤屬于高溫烹調,一般溫度可達到160~170℃,微波烤的溫度可達160~180℃,電烤的溫度可達225~240℃,炭火烤的溫度可高達350℃。[1]在加熱溫度高于120℃的條件下烹調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高淀粉食物,就會促進丙烯酰胺的生成,它屬于致癌物的一種。

實際上,雖然丙烯酰胺是致癌物,但它屬于2A類致癌物,對動物致癌的證據比較明確,但對人致癌的證據有限,只是可能會致癌,并非吃了就會致癌,算是潛在致癌物。像我們平時吃的紅肉比如豬牛羊肉也都屬于2A類致癌物,吃這些肉我們都能保持平常心,對待丙烯酰胺也平常心就好。

并且,有研究人員對市售的烤紅薯進行了丙烯酰胺含量的檢測,結果發現:僅在烤紅薯的外皮含有少量丙烯酰胺,而紅薯肉中幾乎未檢出任何丙烯酰胺。[2]
所以,基本可以排除吃烤紅薯時其中丙烯酰胺對人體健康所造成的危害,這方面大家不必過于擔心。對于肉眼可見的焦糊部位,完全可以去掉再吃

需要提醒的是:用烤箱、微波爐、空氣炸鍋做的烤紅薯可以放心吃,但街邊的煤炭火烤紅薯要少吃,有研究提到:煤炭火烤紅薯的皮層、皮下肉層和中間肉層都受到了硫和銅、鉛、汞、砷重金屬的嚴重污染,特別是皮被污染的最為嚴重。[2]

紅薯的營養怎么樣

紅薯作為甘薯類食物,可以替代部分主食來吃,比如做紅薯米飯、紅薯粥、紅薯饅頭、烤紅薯、蒸紅薯等,它的營養如何?

版權圖庫圖片,不授權轉載

富含膳食纖維:美國農業部營養數據庫中的數據顯示,紅薯的總膳食纖維為3克/100克,[4]是土豆的1.2倍[5],能增強飽腹感,預防便秘,對腸道健康有益。但不能一次吃太多,避免胃部不適或出現脹氣。

富含β-胡蘿卜素:紅薯的胡蘿卜素含量在薯類中還算不錯的,相比于同為薯類的土豆,紅薯的胡蘿卜素含量是土豆的125倍。這種成分可以在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對我們的眼睛和皮膚健康有益,能預防眼睛干澀、夜盲癥,還能維持皮膚的抵抗力,延緩皮膚老化。

不過,如果你在短時間內吃了太多紅薯,可能會導致皮膚暫時性變黃高血糖怎么吃紅薯?

紅薯味道甘甜,糖含量不低,如果只吃紅薯,餐后血糖也較高,不利于血糖控制。GI值是衡量食物引起餐后血糖反應的一項有效指標,如果超過了70就屬于高GI食物了,意味著高血糖患者得有節制的吃

煮紅薯的GI值為77,[6]帶皮在預熱的木炭上烤45分鐘GI為81,帶皮在175℃下烘烤45分鐘GI為83,[7]雖然不同品種之間會略有差異,但幾乎都屬于高GI食物。

所以,有控血糖需求的人不要單獨吃紅薯,最好不吃烤紅薯,也不能吃太多紅薯。如果實在喜歡吃就選煮紅薯吧,要控制好量,用紅薯替代一部分米飯,并搭配蔬菜和蛋白質食物一起吃,比如搭配半拳頭雞肉、2拳頭蔬菜(100克生綠葉菜做熟后約為1拳頭),食物多樣化才有利于平穩餐后血糖。

紅薯發芽有毒嗎

家里紅薯買太多貯藏時間久了會發芽,很多人以為發芽紅薯有毒不能吃,于是就扔了。這可太浪費了,其實發芽的紅薯也能吃,只要沒發霉變質就行。也可以找個好看的花盆種起來,不僅能收獲一份好看的盆栽,紅薯的葉子還能用來做菜,兩全其美。

作者供圖

紅薯葉子的營養很不錯,膳食纖維是紅薯的近2倍,[8]鈣含量是紅薯的10倍,鉀含量是紅薯的1.3倍,鎂含量是紅薯的3.4倍。維生素B2含量是紅薯的36倍。[4]

做個涼拌紅薯葉或紅薯葉炒肉絲都不錯。

真正不能吃的紅薯是

紅薯發芽可以吃,但如果發霉就不能吃了。霉變的紅薯會產生毒素甘薯酮[9],可導致小鼠和其他動物肝壞死。這種毒素性質穩定,耐高溫,不易被破壞,平時的烹調方法煮蒸和烤均不能使之分解。如果看到紅薯的表皮呈現黑色或者褐色,有黑色的斑點,安全起見就別吃了。

紅薯怎么貯藏

北方很多家庭都有貯藏紅薯的習慣,一買就是一大箱,這么多的紅薯怎么貯藏才不會變質?

買來的紅薯最好不要放在冰箱冷藏,溫度過低會受到冷害,使紅薯內部褐變或產生黑斑;也別放在太熱的環境里,環境溫度過高會導致紅薯過早發芽或出現糠心,建議在10~15℃下貯藏,放在陽臺陰涼干燥處就好。[10]

版權圖庫圖片,不授權轉載

結論

不用擔心吃烤紅薯致癌,雖然,在加熱溫度高于120℃的條件下烹調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高淀粉食物,會促進2A類致癌物丙烯酰胺的生成,但是有研究發現,市售的烤紅薯只有外皮含有少量丙烯酰胺,紅薯肉中幾乎未檢出任何丙烯酰胺,所以不必擔心。此外,丙烯酰胺對人致癌的證據有限,用平常心對待它就好。

真正不能吃的是霉變的紅薯,紅薯的表皮呈現黑色或者褐色,有黑色的斑點,最好別吃。

參考文獻:

[1]楊月欣,葛可佑.中國營養科學全書第2版(上冊)[M].人民衛生出版社,2019

[2]張莎莎,高貴田,孫翔宇等.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烤紅薯中丙烯酰胺研究[J].農產品加工(學刊),2012(09):115-117+120.

[3]魯海波,張玲,尹麗芳等.烤紅薯的污染分析與安全性評價[J].食品科學,2011,32(01):229-231.

[4]https://fdc.nal.usda.gov/fdc-app.html#/food-details/168482/nutrients

[5]https://fdc.nal.usda.gov/fdc-app.html#/food-details/170032/nutrients

[6]楊月欣.中國食物成分表第6版第1冊[M].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8

[7]https://glycemicindex.com/gi-search/?food_name=sweet+potato&product_category=&country=&gi=&gi_filter=&serving_size_(g)=&serving_size_(g)_filter=&carbs_per_serve_(g)=&carbs_per_serve_(g)_filter=&gl=&gl_filter=

[8]https://fdc.nal.usda.gov/fdc-app.html#/food-details/169303/nutrients

[9]申燕飛. 貯藏因素對采后甘薯中甘薯酮積累的影響[D]. 2018.

[10]焦博.紅薯保鮮貯藏技術[J].農業工程技術,2022,42(17):95-96

作者:薛慶鑫 注冊營養師

審核:陳 然 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 副研究館員(科學傳播)/高級工程師

策劃丨鐘艷平

編輯|李夢欣

文章由“科學辟謠”(ID:Science_Facts)出品,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封面圖片及文內來自版權圖庫的圖片,轉載引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來源: 科學辟謠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