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黑天天,龍眼草、黑星星、野茄子、野辣椒、山辣茄、野辣椒功能 | 清熱解毒,活血消腫
黑天天,是龍葵的綽號。這個綽號,是我第一次與它接觸時,從伙伴口中獲取。它雖不是水果,但我每次想到水果時,不知不覺就會想起它。
小時候居住山腳下,房前屋后都有菜園子,后面的菜園子靠著小山,菜園子沒有柵欄。我與左鄰右舍的小伙伴常在山坡摘野果嘗野菜,小小年紀似乎在品嘗百草,然而,我們的“嘗”不是為了尋醫問藥,其真正目的就是滿足貪吃的欲望。我與伙伴們吃飽了,玩累了,順著小山坡跑下山來,穿過我家的菜園子就可以各自回家了。
記得那年初秋,見到紫黑色小果子,比野葡萄顆粒還小,瞅上一眼,便被吸引,不自覺開始吞咽唾液,想象它的味道,是甜的?還是酸甜的?猜想這是上蒼送給我的“小零食”。這時,鄰居小哥哥告訴我:“黑天天,可甜了。”
甜!似乎是口令,我馬上蹲在黑天天的植株前,摘下一粒粒小果子,迫不及待送入口。果然是甜的,略有苦也忽視了。一粒接一粒,一整株的黑天天都被我填入口中。隨之,天色漸晚,我和伙伴們戀戀不舍地各自回家。走進家門,母親正在燒飯,看見我很驚訝,扯過我后,不眨眼睛地盯著我的嘴巴,再摸摸我的頭,又擦擦我的臉。我心想,我也沒惹禍啊。
稍后,母親問:“你吃黑天天了?”
我如釋重負,且難為情地點點頭。
母親笑了:“看你嘴巴都是紫黑色,嚇我一跳,還以為哪里不舒服呢。”
這以后,我童年的腦海中又多了一種零食。小時候家境不富裕,我和伙伴們的零食少之又少,為此,田間地頭的野果都成了水果。放學之后,三五成群尋找,尤其秋季到來,采野果是每一天必做的事情,黑天天在那段時光中格外地誘人。況且秋季黑天天隨處可見,并不是稀罕物,而我卻視它如珍寶,靠它解饞,同時,我家菜園子周圍長了很多株,靠它炫耀,讓自己在伙伴面前掙得幾分顏面。

其實,黑天天不像童年的我,喜歡熱鬧,而它偏愛在幽靜處生長,尤其農村荒廢的菜園,或者無人在意的角落,在少有人走過的田間小路,或是悠然的水岸,都能發現黑天天。但凡有它的影子,這個地方都很安靜。黑天天的果實從青色一點點改變化,隨著晝夜溫差變化,一點點加深顏色,最后變成紫黑色,若不在陽光下欣賞,咋看就是黝黑色。青色時入口苦澀,黑色時成熟,放入口中,漿果才能迸出酸甜的味道。我吃黑天天不是一粒粒吃,而是一下子摘取幾粒,或是抓下一把,然后一起放在嘴里咀嚼,享受果液在唇齒間爆發的口感,至今想起無法忘記,不經意間都會口水泛濫。
黑天天酸甜的口感,承載我童年的快樂。記得教室后面有一片荒地,長滿很多野草和野果,能夠辨認的,或者叫出名字的都可以食用,比如燈籠果,洋菇娘,野草莓……這些可以充當零食的野果吸引我們,課間十分鐘,好多同學都跑到哪里,如尋寶一樣捕捉“獵物”。我與妹妹同在一所學校,那時妹妹個子矮小,不像小學生,常有老師把她當作幼兒園小朋友。一天體育課上,老師點名發現少了一名學生,核對后發現是妹妹沒有來上課,老師有些擔心,找到正在上課的我,發動我也去尋找妹妹。我直接奔向我倆每日途經的那片荒地,果然看到妹妹正坐在雜草叢中,享受著黑天天。妹妹見到我后招手:“今個黑天天比昨天甜。”我對妹妹生氣地說:“都上課了,你咋還在這?”妹妹恍然大悟,驚慌起身說:“十分鐘這么快啊。”說著跑向操場。

這件事被母親知道了,我滿以為妹妹會挨打。誰曾想,妹妹放學回家后,從上衣口袋里掏出黑天天,捧給母親說:“可甜了,我去給媽媽摘的。”黑天天漿果汁把妹妹上衣口袋染成紫黑色。我非常納悶,對于弄臟衣褲的行為,我常常受到雞毛撣子的光臨。然而,妹妹卻沒有經歷皮肉之苦。
初中植物課上,更加深入我了解了黑天。北方農村多見它的足跡,學名龍葵聽起來很美麗,若看它的別名,如黑豆豆、黑蛋蛋、野葡萄、黑幽幽、野海椒等,可就不屑一顧。各地叫法不同,但每一個名字都喜聞樂見。它是一年生長的茄科野生草本植物,它是闊葉雜草,葉子酷似辣椒葉子,只是幼苗比辣椒分枝多。花朵跟辣椒花也有點兒相似,夏季都綻放白色的花朵,只不過黑天天花朵中間的花蕊是黃色。秋季花落后,花朵結出球形漿果,果實先是綠色,成熟時變成紫黑色,果實很像微縮版的“圓茄子”,只是個頭比茄子小很多,這時,吃起來才體會到甜味。
陪伴我童年的那些野生植物,自然也陪伴與我同齡的伙伴們,而一起成長的我們又都在老人的故事中長大。黑天天如此受到孩子們喜歡,自然它的故事也不會落伍。雖然故事中有血腥,但是從故事中感受到親情和責任。一千年前,姜國戰火連天,正遭受楊國進攻,已經瀕臨滅亡邊緣。龍葵是姜國公主,與哥哥龍陽都生活在皇宮里,一直受盡呵護,童年幸福溫馨。可是,戰爭每況愈下,姜國無法堅守。溫室里的龍葵明白戰爭的恐怖,她寧愿去死,也要與哥哥一起沖上戰場。龍陽擔心妹妹安危,終于狠下心,打斷龍葵的腿,之后戴上天降寶物——頭盔,獨自去征戰。最終姜國還是滅亡,龍陽戰死沙場,此后兄妹陰陽相隔。龍葵回想哥哥為保國家曾要煉魔劍,需要處女之血時,龍葵沒有做到,她自責后悔,生無可戀,隨后縱身一躍,跳入萬丈火焰中,這時,一把曠世魔劍從劍爐中沖出來。龍葵的肉身雖滅,但她的執念卻一直未散,龍葵的鬼魂成魔劍之靈,縈留劍冢等待哥哥。
離開農村后,也離開心心念念的野生植物。商場各種水果卻也吃不出記憶中野果的酸甜。每次見到水果時,黑天天便在眼前縈繞,與之有關的記憶隨之襲來。然而,只是懷想而已。越發如此,對鄉村各種味道越發向往。在一次鄉村采訪中,在路邊見到黑天天。與我同行的村民以為我不熟悉它,滔滔不絕給我講述黑天天的用途。他說,黑天天是一種有名的中藥材,果實和葉子都可以吃,還可以整株植物曬干作為藥材,夏秋采收,可以鮮用,曬干后功效更多,全草入藥叫“龍葵”,根部入藥叫“龍葵根”,種子入藥叫“龍葵子”。入藥味道略苦,微甘,它是寒性植物,據說有小毒。

這些解讀,我在藥典中都已經讀過。蘇恭在《唐本草》里稱龍葵為苦菜,列入菜部,只能煮著吃,不能生吃。南北朝《顏氏家訓》上說:“江南別有苦菜,葉似酸漿,其花或紫或白,子大如珠,熟時或紫或黑,此菜可以釋勞。”“釋勞”的意思是消除辛勞。作家蕭紅在《呼蘭河傳》里說:“蒿草里長著一叢一叢的天星星,好像山葡萄似的,是很好吃的。我在蒿草里邊搜索著吃,吃困了,就睡在天星星秧子的旁邊了。”看來,蕭紅對“此菜可以釋勞”“食有所悟”了。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四月生苗,嫩時可食,柔滑。漸高二三尺,莖大如箸,似燈籠草而無毛,葉似茄葉而小。五月以后,開小白花,五出黃蕊。結子正圓,大如五味子,上有小蒂,數顆同綴,其味酸。中有細子,亦如茄子之子。”列入《本草綱目》一定有治病療傷的功效。《本草正義》也寫道:“龍葵,可敷,可服,以清熱通利為用,故并治跌仆血瘀,尤為外科退熱消腫之良藥。”現代醫學發現,龍葵的抗氧化功能強,適合癌癥患者食用,癌癥通常是熱毒、血瘀、陰虛、氣滯綜合交織而成,熱毒通常是外來毒素進入人體所引起,龍葵全草入藥可治消化道癌,肺癌等。

雖然龍葵果實酸甜,但不能吃太多,過量食用會中毒,可引起頭痛、腹痛,嚴重者還會心慌和昏迷。龍葵中有龍葵堿,它的作用類似皂苷,能溶解血細胞,為此,脾胃虛弱者以及低血糖患者勿服龍葵,除此之外,孕婦和小朋友最好不要食用。想想我的童年,把龍葵當作零食,沒有因為龍葵有毒而遭受傷害,想想真是萬幸。如今,龍葵的毒性漸漸被科學驗證,為此,它被百姓稱為“小妖精”。龍葵是草本植物,它是野草,是草就有草格。高尚的人都不純粹,又怎能對野草要求更高,況且我童年的記憶中,因它而牢記一份甜。只因兒時不懂疲勞,卻忽略它釋勞之特性是它潛藏的溫柔。
(圖片來源于網絡)
作者 | 陳鳳華```

來源: 陳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