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溧陽市上興鎮分界村胡家山,有這樣一個小院,掌握著繭絲綢產業的“芯片”。
江蘇溧陽蠶科技小院依托江蘇蘇豪蠶種有限公司,集科技研發、生產銷售、成果轉化為一體,打通繭絲綢產業鏈全周期循環。在首席專家、蘇州大學教授貢成良的帶領下,科技小院建立了蘇州大學的研究生工作站,進行蠶種繁育實習,開展學位論文研究工作,聯合培養畜牧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
新蠶品種的不斷繁育和推廣,是促使蠶農增產、增效的主要環節??萍夹≡豪梅N質資源優勢,開發優質的特色家蠶新品種:三眠高強力熒判蠶品種、具有蠶絲蛋白結合能力的有色分子研發、第二代雙宮繭蠶品種等,品種優良,絲質高產,抗氧抗菌,綠色環保。
其中,三眠高強力熒判蠶品種是利用桑蠶熒光色遺傳機制,將現行“菁松×皓月”優良蠶品種轉育成三眠熒光繭色判性蠶品種,蠶繭進行雌雄單獨繅絲?!靶坌Q繭的質量能夠達到生產極品生絲的要求,是加工高檔精品絲綢產品的絕佳原材料,現已陸續銷往浙江、四川等地,銷量逐年攀升?!笨萍夹≡贺撠熑颂七\成介紹。
“蘇豪×鐘曄(抗)是依托科技小院技術生產的優質蠶種,聚合蠶繭單產、絲質、抗病于一體,不僅是我國現行推廣品種中最優的春秋兼用四眠蠶品種,也是我省近年來使用量最大的蠶品種,省內市場推廣量超50%。”唐運成介紹,該品種不僅解決了產與質的矛盾沖突,也成了蠶桑行業蠶農脫貧致富的重要抓手。
為了幫助蠶農降低成本,節約勞力用工,科技小院經過反復試驗、多輪打磨,研究出“蘇雄×熒曉”蠶品種,能夠在特定熒光下進行雌雄繭分開的熒光繭色判性,降低制種成本15%,縮短飼養周期?!啊p胞胎蠶繭蠶品種’填補了國內批量化生產供應雙胞胎蠶繭的空白?!碧七\成自豪地說。
據悉,科技小院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在對蠶品種進行抗性鑒定的基礎上,將完整的蜘蛛絲基因直接導入實用抗病品種,協作進行基因編輯蠶的飼養、繼代。一系列創新品種的相繼推出,為振興蠶桑鄉村經濟和繭絲綢高質量發展起到了巨大推動作用。
目前,科技小院已申請授權發明專利1項,7項實用新型發明專利。
來源: 江蘇科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