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高發季節,寶寶又發燒了,高燒過后,又感冒又腹瀉的,帶去醫院,醫生開了一大堆藥回來,但是寶寶不肯吃,怎么辦啊?作為家長,好焦慮啊!作為資深的寶媽加護理工作人員,經過跟周邊的寶媽分享及多年的工作積累,我總結了以下方法,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
選擇合適的藥:就診的時候,盡可能跟醫生溝通,少用藥或者盡量選擇口感好一點的藥。有些藥寶寶實在不肯吃的話,提前跟醫生溝通,使用療效接近的其他藥;如果寶寶實在難搞,詳細和醫生溝通,哪些藥可以和奶粉或者葡萄糖水一起喂服,到時候方便喂藥。
選擇合適的時機:選擇寶寶精神稍微好一點的時候,或者心情比較好的時候喂藥,這時候寶寶的配合度會好一點;反之,寶寶犯困或者發脾氣的時候是不好喂藥的,哭鬧的時候就更難喂了。
選擇合適的工具:有些寶寶喜歡用吸管吸藥,有些寶寶喜歡用勺子喂;有些寶寶喜歡用水杯或者特別一點的容器喝藥;有些寶寶喜歡用注射器吃藥;市面上還有一些喂藥神器,大家可以采購一下。
選擇合適的方法:
(一)知信行法:能夠講通道理的寶寶,可以跟他講道理:我們生病了,要吃藥哦,如果吃藥了,病就能早點好起來哦,我們就可以早點上學了哦……
(二)榜樣法:家里有其他人吃藥時,可以提醒他留意: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吃藥時好勇敢啊,不哭也不鬧的,我們要向他(她)學習哦!
(三)鼓勵法:我們家寶寶好厲害的,可以自己吃藥了哦!
(四)反將法:
媽媽:我不相信你能自己吃完這碗藥!
寶寶:我就不相信我喝不完這碗藥!
媽媽:你知道這藥有多苦嗎?
寶寶:不知道啊!
媽媽:那你肯定不能喝完這碗藥,你就吹吧!
寶寶:吹什么吹,我喝給你看!
(寶寶把藥端過去開始喝起來,媽媽在旁邊鼓氣)
媽媽:你就吹吧,我就不相信你能喝完/你看,喝不完了吧!
過了一會兒,寶寶把藥喝完了。
媽媽馬上表揚道:天啊,你真的把藥喝完了,真是棒棒的!
(五)引誘法:寶寶,您自己吃藥,媽媽獎勵一個奧特曼給你/寶寶,你快點吃藥,媽媽帶你去公園玩/寶寶,你張開嘴,這個藥是甜甜的!
(六)殺雞儆猴法:小孩在一旁鬧,就是不肯吃藥,媽媽不做聲的拿出一個他喜歡的玩具,跟玩具玩起不肯吃藥的游戲,模仿小孩不肯吃藥的原因,又哭又鬧。媽媽突然暴怒,拿起棍子一邊打玩具一邊罵:不吃藥,看我怎么打你!寶寶在旁邊嚇到了,媽媽突然向寶寶看過來。爸爸馬上說:媽媽來了,我們快把藥吃了!說完在小孩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及時把藥喂進小孩嘴里。
(七)狐假虎威法:寶寶在喂藥的時候,又哭又鬧,就是不肯吃藥;這時候,電話突然響起,媽媽接通了電話:醫生您好,我是**的媽媽,寶寶不肯吃藥……什么?要過來打屁股針?等等,我問問他吃不吃藥先!寶寶,快點過來,醫生說你再不吃藥,就過來給你打屁股針了!打針好痛的,快、快過來,趕快把藥吃了……
(八)移花接木法:用一個他喜歡的飲料的空瓶子,把藥溶解了,放進去;或者常溫的風味酸奶,把藥加進去;或者選擇一些寶寶喜歡的能夠遮住藥的存在的水果,如紅肉的火龍果,把藥混在一起喂進去;
(九)暗度陳倉法:用一個溫的圣女果,把里面的籽掏空,把藥粉或者顆粒放進去,做成冰糖葫蘆串起來,記得第一個圣女果就要把藥放進去,而不是最后一個圣女果再放哦,要不最后一個不肯吃就百忙了!或者把藥用極少量的溫水溶解好,用旺仔小饅頭把藥吸附過去,喂旺仔小饅頭總比喂藥容易一點,這種辦法適合于味道不太難接受的藥;如果有些藥比較苦或者藥味比較大,可以在市面上找一些中藥伴侶的甜味劑,加進藥里,遮住藥的味道,讓藥能夠比較容易被寶寶接受。
(十)自主選擇法:1、如果你吃了這個藥,病好了,我們就去公園玩;如果你不吃藥,病重了,媽媽就帶你去打針。你選一個;2、你是自己吃呢?還是要爸爸把你綁起來,壓著你吃?這時候,大部分小孩都會選擇乖乖吃藥!另外,還可以寶寶喜歡的環境吃!
(十一)出其不意法:趁小孩看電視看手機玩得正嗨時,快速地把藥用勺子喂進去;
(十二)掩耳盜鈴法:寶寶乖,把鼻子捏起來,一口喝完就不苦了!
(十三)和藥法:先把要喂的藥,全部倒在碗里;再往藥里一點一點地加水,用心攪拌成糊狀,和成膏狀,使其能夠凝結在干凈柔軟的手指上;趁小孩不注意的時候,直接抹在寶寶的腮幫子里。這時候,小孩的第一反應是:吐出來,這時候我們第一時間給寶寶遞上奶瓶或者溫水,方便寶寶把藥一起吞下去。
(十四)強灌法:有些小孩不肯吃藥,但是病情比較嚴重,這個藥又是不能不吃,那就只能強灌了。但是這種辦法小孩容易噗出來,邊喝邊流還會嗆到,用多了,還會增加孩子的恐懼感,影響寶寶和親人之間的感情。但是兩者相害取其輕,父母選擇這種辦法時,慎重吧!
值得一提的是,其實大多病都有一個自愈的過程,要是實在喂不進藥,可以緩一緩,做好病情的觀察;如果病情嚴重了,記得馬上去醫院尋求專業的幫助!
給小孩喂藥,絕對是個藝術活!高手在民間啊,很多方法都是來醫院就診的寶媽分享給我的,現在我分享給大家!不同的寶寶適用不同的方法,這種方法不行,就另外換一種方法,要是今日分享的方法都不行,讀者們要是有好一點的方法分享過來,可以寫在評論區,后期我整理好了,再和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作者:蘇碧泉
專家簡介:蘇碧泉;所屬科室:門診部;職稱:主管護師;業務專長:護理管理;2019年畢業于南方醫科大學,從事護理工作10余年,發表多篇論文,參與廣東省中山市衛計局科研立項,熟練掌握多種護理操作技能,包括急危重癥患者的搶救、中醫護理技術,熟悉護理管理工作。
來源: 蘇碧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