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內對扁平足盛行率的調查,發現高達65%的3至6歲小朋友,有不同程度的扁平。扁平足常見的臨床表征除了足跟外翻,因為是不正常的踝部關節排列,造成關節內壓力不平均,因此容易伴隨足底筋膜炎、足跟痛及膝關節痛等癥狀。平時,家長也可觀察小朋友的內側足弓下降程度,以及鞋子內側磨損較嚴重的情況,判斷小朋友是否有扁平足。

扁平足的矯正是一個治療過程,除了穿矯正鞋墊外,尚需提供小孩足部適當的運動及適量的刺激,以期達到最大的改善效果。

●踮腳尖走路:至少30到50公尺,以增加肌筋膜張力(圖一)。

●腳趾扭毛巾:用腳趾將毛巾扭曲成一團再張開(圖二)。

●拉筋運動:腳掌站在階梯上,腳踝懸空,將身體重量自然放松,牽拉阿基利斯腱(圖三)。

●腳踝下壓:將毛巾放置腳掌處,兩手拉住毛巾,腳踝下壓,以訓練小腿后肌的力量(圖四)。

●感覺暨運動整合訓練:雙手扶在穩固處,赤腳站在滾筒上,讓滾筒往前往后滾動(圖五)。

●兩邊大腳趾夾沙包:采坐姿,利用兩邊大腳趾將沙包由左邊夾到右邊(圖六)。

感謝您的關注與支持!

來源: 劉凱康復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