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由中國科協農村專業技術服務中心指導,中國抗癌協會主辦,天水市科學技術協會、天水市衛生健康委承辦的CACA“癌癥防治中國行”科普公益活動在甘肅省天水市第一人民醫院成功舉行。
中國抗癌協會秘書長趙勇,中國抗癌協會科普部部長、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胸外科首席專家支修益,中國抗癌協會腫瘤腸胃病學專業委員會主委、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腸胃外科三病區主任季剛,中國抗癌協會康復分會主任委員、空軍軍醫大學腫瘤研究所副所長師建國,中國抗癌協會常務理事楊志平、上海明品整合醫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抗癌協會腫瘤病理專委會常委兼秘書長、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病理科副研究員李文斌 ,中國抗癌協會個案管理專委會常委、西安市紅會醫院血液腫瘤放療科主任王凱等CACA專家團出席活動,圍繞天水市地區肺癌、胃癌等高發癌種規范化診療及病理、放療等診療技術開展了講座培訓,科室面對面交流等活動。
天水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汪小娟出席開幕式并致辭。天水市科協、市衛健委、市第一人民醫院負責同志,市直相關醫院、各縣區有關醫療機構腫瘤科負責人、腫瘤專業醫務工作者等共200余人參加會議,在線觀看總人數達69萬人次,活動由天水市科學技術協會主席牛武軍主持。
汪小娟副市長致辭
天水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汪小娟表示,天水市將緊盯人民群眾健康保健多樣化需求,聚焦癌癥防治重點環節和發展前沿,積極借助這一活動搭建的重要學習交流平臺,認真學習最先進的理念、最前沿的知識和最精湛的技術,全力推進癌癥預防、治療、康復和管理一體化診療服務新模式建設,努力為廣大群眾提供更加安全、更加高效、更加滿意的醫療衛生服務。
趙勇秘書長致辭
中國抗癌協會秘書長趙勇表示,協會依托于CACA指南建立“五庫、五基地、11個推廣模塊”的推廣體系;依托于培訓基地,實現指南賦能、專家賦能、資源賦能,為當地腫瘤防治工作的人才培養、學科建設、臨床服務能力提升實現一站式解決方案。
牛武軍主席主持
汪小娟副市長、趙勇秘書長、支修益教授、丁志杰書記共同為雙基地揭牌
開幕式上,與會領導及專家共同為中國抗癌協會腫瘤整合臨床培訓基地(天水)、防篩培訓基地(天水)揭牌。對此,趙勇秘書長表示,活動不僅是錦上添花,更是雪中送炭;專家不僅是授人以魚,更是授人以漁;我們的目標不僅是解決天水人民的腫瘤防治問題,更是為西北地區、乃至全國、世界的腫瘤防治貢獻“天水模式”。
趙勇秘書長為丁志杰書記授予中國抗癌協會單位會員牌照并贈送腫瘤科普書籍
開幕式后,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胸外科首席專家、中國抗癌協會科普部部長支修益主持召開學術交流。
支修益教授主持學術交流
趙勇秘書長分享《CACA 腫瘤整合臨床培訓基地建設工作》
季剛教授分享《胃癌規范化診療策略及體系的建立》
師建國教授分享《“癌癥三防”是重中之重》
楊志平教授分享《真實世界研究的數字化探索》
李文斌教授分享《病理診斷是腫瘤診斷金標準》
王凱教授分享《晚期肺癌的局部治療》
專家合影
本次活動旨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健康中國建設重要論述精神,推動國家級學會人才資源與天水醫療發展需求緊密結合,助力天水市加快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建立學會與醫院的長效合作機制,提升醫院腫瘤診療能力,全面提高腫瘤診療水平和民眾科學防癌知識,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持續提升。
天水市第一人民黨委書記丁志杰表示,醫院將以此活動為契機,認真學習先進經驗,立足自身特色優勢,以開展科研合作、臨床培訓、技術推廣、科普宣教等方面的工作為基礎,不斷加強與高水平腫瘤學界的交流,努力讓中國抗癌協會的優質資源在市一院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推動醫院腫瘤防治工作再上新臺階,為腫瘤防治事業高質量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為“健康甘肅”“健康天水”譜寫新篇章!
會議現場
為推動科技科普資源與服務下沉基層,探索暢通科技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機制和模式,助力鄉村振興,用科普講好中國式農業農村現代化故事。中國科協農村專業技術服務中心發起了2023年“智惠行動·百會百縣鄉村行”項目。本次活動在該項目的支持下開展。
來源: 中國抗癌協會科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