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2月2日為“全國交通安全日”,數字“122”正是我國道路交通事故報警電話。讓我們強化交通安全意識,文明出行,共筑良好的城市交通形象。

據統計,酒駕是全國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我們應該更加關注酒駕問題,認識到酒后駕車的危害,并采取措施防止酒后駕車造成的悲劇。

酒精,蒙蔽你的雙眼

首先,酒精會直接影響我們的決策能力。

心理學中有大量關于酒精影響人們認知、決策和自我控制等能力的研究,牛津大學心理系發表的一篇文章研究了飲酒對決策功能的影響,32名研究者被隨機分配到飲酒組和飲料組,每人都要完成80次賭局,這些賭局在預期收益、損失和各自的概率上都有所不同,從理性層面來說,他們應該要在風險和收益及其概率之間做出平衡,在收益大、風險低、贏面大的時候應該更多下注,反之則應該更少下注。結果發現飲酒組的這種理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損害,例如在高風險且贏面大的情況下,飲酒組似乎分不太清潛在收益的大小,即使在收益很小的情況下,仍然冒著高風險去下注。

圖源:Pixabay

這項研究說明,飲酒后的人盡管知道此時駕車會有很高的風險,而且也不會帶來什么好處,但是由于他們的風險感知和決策能力已經處于較為低下的狀態,因此他們很難做出理性的決策。

另一項相關的研究還發現,飲酒后的人更容易出現樂觀偏差,指的是人們傾向于相信自己比平均人更不容易受到各種危險的影響,這種信念會導致對風險的低估。

飲酒者更容易高估自己的酒精耐受性和駕駛能力,誤以為自己足夠清醒,并且能夠安全駕駛,從而決定酒后駕車。

除了酒精,這些藥物和食物也容易被查酒駕

哪些食物會升高口腔中酒精含量?

荔枝:因為含糖量高,在一定的條件下,會發酵產生乙醇,食用后口腔內乙醇含量升高,容易“被酒駕”。

梨子:同樣是含糖量高的水果,也會在口腔內產生乙醇。

蛋黃派:其成分中含有酒精。

草莓派和歐式蛋糕:也加入了食用酒精。

腐乳:豆腐乳的配料中含有食用酒精,吃完后口腔中的酒精濃度較高。

圖源:Pixabay

這些食物在食用后的一段時間內,口腔中的酒精含量會持續升高,對駕駛者構成安全隱患。

食物中含有的某些成分確實會升高口腔中的酒精含量,例如糖類、蛋白質等。這些成分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與乙醇發生化學反應,從而增加口腔中的酒精濃度。因此,在飲酒后的一段時間內,不建議駕駛車輛。但是,并非所有食物都會導致酒駕,不同食物的成分和含量也會有所不同。

此外,即使吃了可能引起酒駕的食物,也不一定就會構成酒駕。因為人體對酒精的代謝能力存在差異,有些人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將酒精完全排出體外。

  1. 哪些藥物被列入酒駕“黑名單”? 除食物外,以下6類藥物通常將酒精用作溶媒或者輔料,使用后很容易造成血液中酒精含量增高,影響駕駛安全,因此服用后應避免駕駛車輛。

1、藥酒類

特點:用白酒或黃酒浸泡中藥材制成。

成員:五加皮酒、十全大補酒、舒筋活絡酒等。

2、酊劑類

特點:原料藥物用規定濃度的酒精提取或溶解制成。

成員:十滴水、復方樟腦酊。

3、流浸膏類

特點:用適宜的溶劑提取藥材后去除部分或全部溶劑,調整至規定濃度而制成。以水為溶媒的流浸膏,應酌加20%~50%的乙醇作防腐劑。

成員:甘草流浸膏、益母草流浸膏、當歸流浸膏等。

4、口服液類

特點:乙醇作為輔料制成。

成員:藿香正氣水、復方甘草口服溶液、左卡尼汀口服溶液等。

5、糖漿劑類

特點:乙醇作為輔料制成。

成員:復方氫溴酸右美沙芬糖漿。

6、注射劑類

特點:乙醇含量高,常作為輔料,藥物需要稀釋到規定濃度使用。

成員:氫化可的松注射液(含50%乙醇)、阿奇霉素注射液、他克莫司注射液。

在飲用含酒精的飲品或食用含酒精的食物以及服用一些藥物后,會使人產生嗜睡、頭暈、反應遲鈍、視物模糊、動作協調性變差等情況,這些都可能降低駕駛的安全性,所以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存有僥幸心理,使用期間都應盡量避免開車上路。

圖源:Pixabay

隔夜酒仍會查出酒駕?

飲酒后,酒精在人體內的代謝速度會因個體差異而有所不同。一般來說,每個人的酒精代謝能力是有限的,如果飲酒量過大或身體代謝功能較差,會導致血液中的酒精濃度過高,從而構成酒駕或醉駕。

通常來講,我們身體每小時代謝酒精的量為15-20mL左右。也就是:

如果喝一瓶低度數的啤酒,需要2個小時左右能代謝;

如果喝一瓶12度左右的葡萄酒,需要5-6個小時才能代謝;

如果喝了高度數的白酒,則需要超過21小時才能夠代謝。

一般酒后8-12小時,酒精在體內的含量會大大降低,24-48小時會完全揮發。

圖源:Pixabay

對于隔夜酒是否會影響駕駛能力的判斷,需要根據個人的情況而定。如果前一晚的飲酒量較少或者身體代謝功能較好,那么第二天早上起來可能已經基本將酒精代謝完畢,不會對駕駛能力產生影響。

但是,如果前一晚的飲酒量較大或者身體代謝功能較差,那么第二天早上起來仍然可能存在一定的酒精殘留,可能會對駕駛能力產生一定的影響。

因此,建議在飲酒后盡量避免駕車,特別是大量飲酒的情況下,應該充分休息并等待足夠的時間讓身體完全代謝掉酒精后再進行駕駛操作。

酒后駕車不僅危及自己的生命安全,也可能對他人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不要選擇酒后駕車。酒駕是一種違法行為,一旦被發現,將會面臨嚴重的法律后果。

珍愛生命,遠離酒駕

共同維護道路安全

供稿單位:重慶天極網絡有限公司

審核專家:李志高

聲明:除原創內容及特別說明之外,部分圖片來源網絡,非商業用途,僅作為科普傳播素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來源: 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