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中國綠發會、綠會)GBIF工作組在全球生物多樣性信息網絡(GBIF)平臺錄入一組廣西合浦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鳥類觀測數據并發布。該組數據由該自然保護區鳥類監測員莫深杰提供。

數據包括闊嘴鷸(Limicolafalcinellus)、斑尾塍鷸(Limosa lapponica)、灰鸻(Pluvialis squatarola)、青腳鷸(Tringa nebularia)、白胸翡翠(Halcyon smyrnensis)、環頸鸻(Charadrius alexandrinus)、蒙古沙鸻(Charadrius mongolus)等,觀測時間為2023年10月。

圖源:GBIF

圖:闊嘴鷸 攝影:莫深杰

廣西壯族自治區合浦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廣西北海市合浦縣境內,保護區界線東起山口鎮英羅港,西至沙田鎮海域,海岸線全長19.6公里,總面積35,000公頃,其中核心區面積13,200公頃里,緩沖區面積為11,000公頃,實驗區面積10,800公頃,是一個以儒艮、中華白海豚等珍稀海洋生物及海洋生態系統為保護對象自然保護區。合浦儒艮保護區地處全球9條候鳥遷徙路線中最擁擠的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上。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為鳥類的棲息提供了良好的庇護場所和豐富的食物來源,是鳥類的重要越冬地、中途停歇地與繁殖地。

全球生物多樣性信息平臺(GBIF)是一個國際網絡和數據基礎設施,其目標是向任何人、任何地方開放獲取地球上所有類型生命的數據。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作為中國第二家GBIF的官方數據發布機構,自2018年加入GBIF以來,一直致力于為科技工作者、公民科學家和自然保護工作者提供服務。通過匯聚來自中國全國一級學會的力量,為GBIF貢獻了生物多樣性信息學數據。

文:Sara 審:張宏科

參考資料:

廣西合浦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簡介
http://sthjt.gxzf.gov.cn/zfxxgk/zfxxgkgl/fdzdgknr/sthj/t3630470.shtml

候鳥齊歸 相聚儒艮保護區
http://lyj.gxzf.gov.cn/xwzx/xxkb/t13188808.shtml

來源: 海洋與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