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表象】

“浩浩家長您好!我跟您溝通一下浩浩的在校表現。” “韋老師您好!您請講?!?開學才幾天,就接到老師的電話,浩浩家長有些緊張。 “是這樣,浩浩在第一節課上就趁老師在黑板上寫字的時候,悄悄溜到了操場上?!崩蠋熣f。 “竟然有這樣的事情!”浩浩家長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不過沒有多大關系,我們把他找回來后,經過教育,這兩天已經不往外面跑了??墒?,我們發現,浩浩的耐性比較不好,課堂上根本坐不住,要么動來動去、東張西望、搞小動作,要么跟旁邊的同學說話,很影響我們的課堂紀律……” 聽著老師的訴說,浩浩家長陷入了迷茫。### 【原因分析】

類似于浩浩同學的這種情況,小學低年級階段在一定范圍內有一定程度的存在。分析這種情況可能與以下幾個因素有關: 一是缺乏必要的規矩意識。在課堂上要集中精力、專心聽講,不走神、不做小動作更不交頭接耳……這些都是從幼兒園時候就已經熟記于心并見諸于行的基本規矩。但是從浩浩老師的講述中,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出,浩浩剛入學時候的種種表現都體現出浩浩同學缺少以上基本規矩意識。雖說這跟幼兒園時期的養成不夠有關,但也跟家長平時的要求不高密不可分。 二是孩子注意力不夠集中。課堂上,教師是主角,通過講述將知識傳遞給學生們。學生們則需要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講,跟著教師的思路積極思考、努力領會,并且根據教師的提問及時參與回答問題等互動。但是從浩浩的表現來看,課堂上浩浩的注意力沒有在老師身上,他沒有注意聽老師的講授,更別說跟著思路思考,而是在干一些與功課完全無關的事情,這充分暴露出浩浩的注意力不夠集中,分散在了一些完全不相干的事情之上。 三是日常管理沒有到位。孩子出現這些情況,最直接的根源在于家長的平時管理不全面、不嚴格、不到位。不少家長把對孩子的管理僅僅局限在生活上的吃喝拉撒睡上,而把學業、紀律、品行等交給了學校,這是不恰當的。有的家長,在面對自己孩子的一些不妥當做法時不但及時糾正還自以為是的認為是孩子“優點的延伸”。還有的家長雖然內心里面也想要好好管管,但是因為自身能力有限,管不到點上,自然收效也就不好。

【解決建議】

一是增強規矩意識。規矩意識是每個人的人生必修課,越早樹立越好,樹得越牢個人受益越多。孩子的規矩意識不會自己產生,一方面是家庭培養,另一方面靠學校培育。但是,更多還是要家長幫助孩子逐步樹立起來。過程中,家長要有一種不怕反復、鍥而不舍的精神,通過耐心細致的教育,一步步引導孩子知道規矩是哪些、為什么要執行規矩、怎么樣執行規矩、如果破壞規矩會有什么危害等等。進而,主動重視規矩、學習規矩、遵守規矩。 二是加強日常管理。孩子的日常管理是一項涉及方方面面知識非常繁瑣的事情,但是也并不是沒有規律可循。只要家長善于思考、善于總結、善于學習,就能夠在相對比較枯燥的孩子日常管理中找出規律性的東西、找到激發管理興趣的突破點。孩子的管理中可能會有很多讓大人覺得不值得管理的情況,也會有一些反復出現的同類事情,只要我們不厭其煩,用腦、用心、用情去真心投入了,即使個別時候方法并不見得就是那么對路,孩子也能感受到,也會還我們一個滿意的結果。 三是培養關注力。文中浩浩的課堂表現與關注力不夠有很大關系。培養孩子關注力,一方面可以與他們一起做一些互動小游戲,在濃厚的游戲興趣中逐步提升他們的關注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借鑒我們【04問:孩子寫作業拖拉怎么辦?】中提到的“21天習慣養成法”。

【經驗總結】

1.加強規矩意識關鍵在家長。切不可把樹立孩子的規矩意識全盤交給學校就萬事大吉。 2.孩子的日常管理并不枯燥。當我們真正投入孩子的管理之中后,你會發現其實很有意思、樂趣很多。

來源: 柳州市科普作家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