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類型的豆子在外形上有很大的差異,即使是在同一類型的不同品種中,這種差異也是非常顯著的。這些差異主要是由豆子的種類和品種所決定的。

根據百粒重,大豆可以被分為五種不同的類型:特小粒(10 克以下)、小粒(10~15 克)、中粒(15~20 克)、大粒(20~25 克)和特大粒(25 克以上)。

此外,大豆籽粒的形狀也有所不同,包括橢圓形、扁圓形、腎形和圓形等。在顏色方面,大豆籽粒種皮有黃色、黑色、青色、紅色以及混色等,而子葉的顏色則常見的有黃色和綠色。最后,大豆種臍的顏色也有多種,例如黃色、褐色、淡褐色和黑色等。

綠豆種子的形狀有圓柱形和球形兩種,長度在3~8毫米之間,寬度在2~5毫米之間。綠豆種子的顏色包括綠(深綠、淺綠、黃綠)、黃、黑色等。在各種顏色的綠豆中,還可以分為有光澤(通常稱為明綠豆,表面有蠟質)和無光澤(通常稱為毛綠豆,表面沒有蠟質)兩種類型。此外,根據綠豆籽粒的大小,可以將它們分為大、中、小三種粒型,其中百粒重在6克以上的是大粒型,4~6克是中粒型,4克以下是小粒型。

蠶豆種子呈現出扁平橢圓形的樣子。種皮顏色因為品種的不同而各異,具體可以分為青綠、灰白、肉紅、褐色、紫色、粉紅、綠色、乳白等多種顏色。為了區分不同的品種,可以用種子的長度、寬度、厚度以及顏色來作為其中一個識別的標準。在種子的底部有一個種柄曾經存在的印記,被稱為種臍,它的形狀、大小和顏色也是辨別品種的主要特征之一。

白花品種豌豆的成熟種皮通常呈現無色半透明、淡黃色、粉紅色、橘黃色、綠色和橄欖綠色,而有色花品種的豌豆成熟種皮則通常為粉褐色、褐色、黑紫色、黑色,或者在黃褐色或綠色基底上伴有紫色條紋、斑點,或呈現出大理石花紋。種皮顏色和種臍顏色是鑒別品種的主要特征之一。種皮表面有光滑、粗糙、部分種皮皺陷和全部種皮皺縮等多種形態。一般來說,種皮占種子重量的6%~8%。豌豆種子的直徑差異較大,可分為3.5~5.0毫米的小粒型、5~7毫米的中粒型和7.1~10.5毫米的大粒型。百粒重小于15.0克屬于小粒型,百粒重在15.1~25.0克屬于中粒型,而百粒重大于25.0克則屬于大粒型。豌豆的籽粒形狀多樣,有圓形、四圓形、壓圓形、方形、皺縮和不規則等形狀。

小豆的種子粒色豐富多彩,包括黃色、白色、紅色、綠色、褐色和黑色等。其中,紅色是目前多數育成品種的主要粒色,同時也是國內外市場上銷售的主要類型。粒型主要以短圓柱、長圓柱、球形和楔形為主。

大部分小豆籽粒都具有較強的光澤。根據百粒重的大小,我國的小豆可分為小粒品種(百粒重小于6克)、中粒品種(百粒重在6~12克)、大粒品種(百粒重在12-16克)以及特大粒品種(百粒重在16克以上)。

總的來說,不同類型的豆子在外形上有很大的差異,這些差異主要表現在形狀、大小、顏色和表面特征等方面。通過觀察豆子的外形特征,我們可以區分出不同類型的豆子,并進一步了解它們的品種和品質特點。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利用這些知識來選擇適合自己的豆類食品,從而保持營養均衡和健康飲食。

出品:科普中國智惠農民

科學顧問:薛晨晨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豆類作物創新團隊 副研究員

張曉燕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豆類作物創新團隊 副研究員

黃璐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豆類作物創新團隊 助理研究員

統籌:廖丹鳳 鄭鋒茂 王長海 張瑞杰

策劃:武玥彤

編輯:閆爍(實習)

來源: 光明三農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