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科普中國青年之星創作大賽”獲獎作品
作者:馮志亮

幾年前的一個春天,一名年輕女子突然在公交車站倒地不起。現場有多名乘客和路人發現后報警,但沒有人會心肺復蘇(CPR)或使用自動體外除顫器(AED)。直到120急救車趕到現場,該女子已經失去了寶貴的搶救時間。

經過醫務人員的全力搶救,她依然沒有恢復自主呼吸和心跳,最終在那美好春景里永遠地告別了這個世界。

這是一個令人惋惜的案例,同時也向我們發出了一個警告信號——如果現場有人能及時進行CPR和使用AED,或許就能在該女子生命即將隕落時被按下減速鍵。

但生命卻只有一次,已無法再倒帶重演……

根據美國心臟協會(AHA)的統計,每年有超過35萬人在醫院外發生心臟驟停,但只有10%左右能夠存活。心臟驟停是猝死的最常見原因之一,我國每年有50多萬例猝死患者,70%的心臟驟停發生在醫院外,然而只有不到1%的現場見證者能夠進行急救。

如果在發生心臟驟停后的幾分鐘內進行CPR和使用AED,患者的存活率可以提高數倍。因此,掌握這項急救技能非常重要,關鍵時刻可以挽救一條生命,延續一個家庭的幸福。

胸外按壓 圖源:pixabay

基礎生命支持(BLS)是一種在心臟驟停或呼吸驟停等緊急情況下,用徒手方法進行復蘇搶救的技術。

BLS包括CPR和AED兩個主要環節。CPR通過用手按壓胸部和進行人工呼吸來維持患者的血液循環和氧氣供應。AED是一種可以檢測并糾正心律失常的便攜式電子除顫設備,通過電擊使患者的心臟恢復正常跳動,從而恢復血液循環和心腦供氧。

BLS的目的是在發生心臟驟停后的黃金時間內(4~6分鐘)為患者提供最基本的生命支持,防止腦部和其他重要器官因缺氧而受損,導致死亡或永久性殘疾。而多數情況下,院前急救人員往往無法在黃金時間內趕到現場,BLS就可以為患者贏得寶貴的時間,等待急救人員的到來。

那如何進行正確有效地BLS急救呢?(以未經專業培訓的單人施救者和成人患者為例)

CPR:

確認安全:在接近患者之前,先確認現場是否安全,避免自身受到危險。

檢查識別:輕拍患者的肩膀,并大聲呼喊“你還好嗎?”觀察患者是否有任何反應。

呼叫求助:如果患者沒有反應,立即呼叫或讓他人呼叫120,并尋找附近AED。

檢查呼吸和脈搏:跪在患者軀干一側,用食指和中指觸摸患者頸動脈搏動(喉結旁2cm處)5~10秒,將耳朵靠近患者的口鼻感受呼吸氣流,眼看胸廓觀察起伏狀態。若沒有呼吸和脈搏,需要立即進行CPR。

胸外按壓:將一只手的掌根放在患者胸骨中央(兩乳頭連線中點),另一只手覆蓋在第一只手的手背上面,并將手指交叉。用身體的重量以每分鐘100~120次的速度向下按壓5~6cm。按壓時手臂要伸直(與患者胸廓垂直),肘部不可彎曲,每次按壓后要讓胸部完全回彈而手掌又不脫離胸壁,并且不要中斷按壓。

人工呼吸:進行人工呼吸前需要先清理呼吸道異物或分泌物并完全打開氣道,對于沒有接受過專業培訓的施救者來說,可以只進行按壓而不進行人工呼吸。若同時交替進行或雙人配合時,以30次胸外按壓和2次人工呼吸的比例循環進行急救。

AED:

獲得AED后立即打開,根據語音提示操作。首先將電極貼片導線連接到AED上,將兩個電極貼片按圖示分別貼在患者的胸廓皮膚上,一個貼在右上方,一個貼在左下方。

分析心律:貼好電極片后,AED會自動開始分析心律。在此期間不可接觸患者,以免干擾分析結果,AED會根據分析結果給出相應的語音提示。

電擊除顫:在按下除顫按鈕之前,要確保所有人都遠離患者,并大聲喊出“閃開”等警告語。電擊后,AED會再次分析患者的心律,并根據情況決定是否需要重復電擊。

繼續CPR:無論是否需要再次給予電擊,AED都會提示施救者繼續進行CPR,并提供倒計時和節奏指導,直至恢復生命體征或急救人員到場。

自動體外除顫 圖源:pixabay

這些操作步驟是基礎生命支持救治過程中最核心、最關鍵的環節,只有高質量實施才能有效提高復蘇成功率。

提示:

不管在什么時候,都要以安全為首要原則,以免引起二次傷害。例如車禍、爆炸現場、高空掉物、除顫時的現場環境等。

將患者平躺在硬實的地面上,有助于提高胸外按壓質量。

在有水流現場或對溺水患者施救時,使用AED前要確保環境安全,將患者胸壁皮膚擦干。

是否需要人工呼吸取決于患者是否有自主呼吸;是否需要胸外按壓取決于患者是否有脈搏;是否需要除顫取決于AED分析心律的結果。三者之中若哪項指征恢復了,相對應的措施也就不必進行了,因為這意味著成功。

有人不禁要問:我怎么知道身邊的AED在哪里呢?

周邊若有相關工作人員或指示標記,自然是最快捷的獲取方法。若在空曠的戶外時,可以試試這個方法:打開小程序→搜索“AED”,一般可以搜索到當地相應位置的AED地圖。

BLS是救治心臟驟停患者的第一道防線,也是提高患者存活率和降低后遺癥的關鍵因素。這項簡單而有效的急救技術,人人皆可學以致用。只要你有一雙手和一點勇氣,就可以成為生命的守護者,點亮他人心中希冀的花朵,讓他們享受春天的歡顏與生機勃勃的繁華!

來源: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