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公子欣
近日#洗筷子不要來回搓#沖上熱搜
網友們懵圈了~
不要搓??要鬧哪樣?
如今在外就餐時,我們拒絕使用一次性筷子,因為它不環保、不健康,可是我們在家每天都用的筷子就一定安全健康嗎?
長期使用的家用筷子,含水量特別高,會滋生各種霉菌,輕者可能導致感染性腹瀉、嘔吐等消化系統疾病。嚴重發霉的筷子會滋生“黃曲霉素”,該物質已經被廣泛認定可誘發肝癌。浙江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鄭培奮主任醫師建議:筷子使用期不宜超過半年,否則會引發健康問題。
什么時候該換筷子?
筷子壽命3-6月,變色的筷子要趕緊換!
調查發現,普通筷子在使用3-6個月時,顏色會隨著時間和使用的頻率變深或變淺,筷子表面的可食用漆也會遭受磨損。
筷子顏色發生變化,表示材質本身性質發生變化。而造成顏色變化通常是由于食物、洗滌劑及空氣、出餐柜內殘留物附著而導致。此外,細菌長期堆積也是發生顏色變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只要筷子與購買時相比發生變化,特別是顏色,就需要立即更換。究竟該怎么洗筷子?
為什么說洗筷子不要猛搓?多數家庭洗筷子的方式很“豪邁”:抓著一把筷子用洗潔精猛搓幾下,然后用清水沖洗,事實上這樣很容易使筷子尤其是沒有保護層的“裸筷”變粗糙,產生許多細小的凹槽、裂紋,使致病微生物殘留。
理論上,筷盒上的小孔是便于筷子上殘留的水能流出來,但問題是筷盒底部不是小孔的地方很容易積水,加之有人貪圖一時之快,把帶有大量水的筷子直接放入筷盒,潮濕不通風的小環境便成為許多細菌繁殖的溫床。此外,也有一些家庭會拿一塊抹布擦拭筷子上的水,豈不知抹布也沾滿細菌啊,于是筷子就會被二次污染。
建 議:
洗筷子時, 不可整把一起洗, 要一雙雙慢慢洗;
筷子清洗過后,把水瀝干了再放進筷盒;
干濕筷子分開放,以免交叉感染細菌;
最好每周清洗一次筷盒,以保證盒內的干燥、衛生;
經常對筷盒進行消毒。
溫 馨 提 示
定期消毒:每周最好能消毒一次。
蒸煮法:是一種最簡單、最實用的消毒方法。把清洗后的筷子放在籠屜里或開水里蒸煮30分鐘即可。
微波爐法:把筷子清洗后放入微波爐內,使用微波爐中檔火消毒2-3分鐘,可起到滅菌作用,但是微波爐是通過微波的形式來消毒的,不適合給塑料、有金屬花紋的筷子消毒。
家庭消毒柜法:無論是用紅外線高溫消毒, 還是用臭氧殺菌,都能還筷子一個干凈、清潔的本來面目。塑料筷子在高溫下容易變形,不能用高溫消毒。
讓筷子有個固定的主人:一家人盡量不要混用筷子, 最好能夠實行“分筷制”, 不要讓筷子成為病菌傳染的“媒介”。特別是家中有甲型肝炎或戊型肝炎的患者時, 一定要把筷子分開使用, 隔離存放。
天然材質筷子更健康:最好不要買涂漆的彩色筷子,因為油漆往往含有毒化學物質,長期使用后筷子表面的油漆會脫落,進入人體,危害健康。建議選用天然材質的筷子,比如竹筷或本色的木筷,因材質原因不易清洗,所以應注意保持清潔干燥,定期更換。
參考來源:
[1] 你家的筷子還沒換?鄭培奮,醫藥衛生科技·預防醫學與衛生學,《健康管理》,2016年.09期
[2] 小筷子 健康大問題,姚扶有,醫藥衛生科技·預防醫學與衛生學,《健康博覽》,2008年.08期
來源: 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