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公子欣

院外心臟驟停是一種常見且危及生命的事件,死亡率約為90%。通過心肺復蘇(CPR)和使用自動體外除顫器(AED)進行早期除顫治療對于增加生存機會至關重要。如果旁觀者在最初的3~5分鐘內和緊急醫療服務到達之前進行這些治療,則存活率可能高達50~70%。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救護車響應時間和除顫時間都顯得不夠快。

此外,大多數院外心臟驟停發生在私人住宅中(約70%),距離最近的AED通常很遠,旁觀者使用除顫器的比率極低。因此,迫切需要采取新的舉措來縮短除顫時間,并覆蓋在私人住宅中發生的院外心臟驟停。

令人振奮的是,一種新穎且有前途的策略問世——
AED無人機!

“使用AED是挽救生命的最重要因素。自2020年夏天以來,我們一直在部署配備AED的無人機。”卡羅林斯卡學院臨床研究和教育系心臟驟停研究中心副教授、該研究首席研究員Andreas Claesson說。

研究人員評估了通過無人機將AED直接送到疑似心臟驟停患者身邊的可能性。在超過一半的案例中,無人機平均比救護車早3分鐘。在患者心臟驟停的情況下,大多數病例使用了無人機遞送的除顫器。研究結果發表在《柳葉刀數字健康》雜志上。

為了縮短用AED除顫的時間,卡羅林斯卡研究所與西約特蘭地區、SOS 警報和無人機運營商Everdrone自2020年以來,一直在測試當救護車收到警報的同時派出一架裝有AED的無人機的可能性。該項目覆蓋了瑞典西部約20萬人口的地區。2020年夏天在哥德堡和孔艾爾夫進行的初步研究表明,這個想法是可行且安全的。

“當前這項更全面的后續研究表明,這種方法全年都有效,無論是夏季還是冬季,白天還是黑夜。無人機可以發出警報,到達現場,運送AED,使得在救護車到達之前,現場的人有時間使用AED。”同部門的博士生、該研究第一作者Sofia Schierbeck說。

AED無人機和救護車的響應時間
在這項研究中,無人機為55例疑似心臟驟停的患者提供了AED。其中,有37例交付發生在救護車之前,占67%,平均領先3分14秒。在18例真正的心臟驟停病例中,呼救者成功使用AED的病例有6例,占33%。

“我們的研究表明,用無人機運送AED是可能的,這節省了時間,意味著醫療急救中心可以在救護車到達之前指導呼救者在一些情況下取回并使用AED,以應對急性心臟驟停。”Andreas Claesson說。

數據圖及參考來源: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dig/article/PIIS2589-7500(23)00161-9/fulltext

來源: 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