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源日益緊張、開采難度極大的當下,如何推動傳統煤炭行業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近年來,河南移動積極探索創新,借助5G、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助力煤炭行業提高開采生產效率和安全效能,為煤礦開采注入5G“智慧芯”,逐步探索出一條煤炭科學綠色安全發展的新路子。
移動5G助力 讓智慧融入每一座礦山
河南省平頂山市因煤而建、因煤而興。中國平煤神馬集團作為新中國自行勘探設計的第一個特大型煤炭基地,自1955年建礦以來,已持續開采近70年,煉焦煤、動力煤等多項產品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俗話說“上天容易入地難”,煤炭開采難度大,采深平均達千米,高瓦斯、高地溫、高地壓、高承壓水“四高”等急難技術問題日益突出,嚴重影響了煤礦一線礦工的人身安全和工作效率,中國平煤神馬集團急需通過科技賦能實現“機械化換人、自動化少人、智能化無人”。
煤炭作為國家能源的主要組成部分,正向著安全、綠色、高效的體系大步邁進。近年來,河南移動聯合中國平煤神馬集團,作為推動煤炭智能化建設的核心,打造了全國首個千米5G+智慧煤礦項目,構建全國首套5G+智能選矸、全省首套5G+智能綜采、5G+輔助作業等應用場景,助力煤炭企業少人化、無人化。自2021年開始,在全國率先完成了采深超千米井下的5G遠程掘進、無人綜采、智慧測控三大應用項目。
據悉,該項目依托中國平煤神馬集團煉焦煤資源綠色開發全國重點實驗室,圍繞“能源安全”構建行業生態圈,通過5G 內置前裝,推動了大型采掘、洗選裝備的通信無線化與算力云化升級。在中國移動5G助力下,智慧礦山建設已全面加速。
無形手“遙控”千里眼“提效” 年效益提升3.68億
據了解,巷道掘進是煤炭開采的重要環節,也是采煤機、運輸機等采煤設備進出的唯一通道。掘進工作作為開路先鋒,工作時塵土飛揚、水霧彌漫、震耳欲聾,工作面溫度達到40°以上,彌漫的灰塵伴隨著掘進機噴出的降塵水霧,環境較為惡劣,存在一定的人身安全風險隱患。
為解決這一難題,在平煤股份十礦,河南移動平頂山分公司在高瓦斯超千米深井礦建設了5G網絡,不僅有了內聯外通的5G信號,掘進機、皮帶機、高清攝像儀、防爆終端均可接入網絡,“井上控制井下、末端剪辮子”也變為現實。在高地溫、高地壓、高瓦斯、水文條件復雜的自然環境下,5G+遠程掘進可以讓一線煤炭工人遠離惡劣工作面,“遠程遙控作業”將成為未來煤炭巷道掘進的主要方式。
另一方面,5G網絡的下井,不僅帶來了語音通信的便捷,更讓高清的視頻與外界連通。井下5G網絡覆蓋后,各專業的技師們通過5G高清視頻通話,可隨時與設備廠商工程師進行面對面溝通,現場調測設備,診斷故障原因,按照專家意見進行故障排除,不僅效率大幅提升,而且對煤炭行業技師的實操水平提升很快。據測算,在井下5G加持下,累計減少井下礦工5200余人,年效益提升3.68億。
“采煤出產量,選煤提質量”,選煤是煤炭行業的核心環節,上承煤礦,下接鋼鐵、焦化、電力等產業,對提高煤炭質量、減少污染與運力浪費、提升煤炭利用率等有重要價值。在5G沒有下井前,矸工在選煤廠需要站在小板凳上,在高溫、高煤塵、高噪音的環境下分揀作業,連續8個小時用雙手將石頭與煤塊分開,非常辛苦。高負荷的工作不僅危害選矸工的人身健康,而且選煤質量完全依賴選矸工的經驗判斷,作業效率低,且誤檢率高。
項目先后與15家單位簽約合同金額達8400萬
河南移動聯合中國平煤神馬集團構建的5G+智能煤矸分選系統,不僅將選矸工從多粉塵、強噪聲的繁重作業中解脫出來,而且減輕了主洗系統壓力、提高原煤入洗量,增加精煤產量,更為解決后續選煤廠遠端管理、煤礦矸石不升井、高價值服務等需求打下了基礎。經效益測算,累計減少選矸工368人,銷售增長6.59億元。該項目先后與15家單位完成簽約,合同金額達8400萬元,全面促進了集團煤炭綠色安全開發的技術革新與應用孵化。
據了解,依托該項目,中國移動制定《井下700M和2.6G融合組網標準》,平煤方案已立足河南,走向全國。河南省內復制規模超過45個,在山西、內蒙古、黑龍江等8省區推廣復制煤礦項目22個。該項目獲得2021年第四屆綻放杯全國一等獎,2022年第五屆綻放杯標桿賽銀獎,2023年第六屆綻放杯標桿賽銅獎,并成功晉級世界5G大會5G十大應用案例終選會。該項目在2023數字經濟峰會上正式發布,在行業論壇中獲得廣泛認可。同時,將于11月30日亮相2023河南省互聯網大會。
下一步,河南移動將進一步深入開展5G+智慧礦山等數智化轉型應用探索,以5G技術賦能智能煤礦奠定基礎,聯手生態合作伙伴,發揮數字產業能力,為能源產業轉型升級貢獻更多移動力量,加速推進煤炭產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
來源: 大河網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