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振國 中日友好醫院 主任醫師

審核:黃宇清 北京市海淀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海淀院區)主任醫師

影像學檢查主要包括B超檢查,普通X線檢查、CT檢查、核磁檢查、核醫學檢查。

B超檢查、核磁檢查沒有放射性,對人身體沒有傷害;普通X線檢查、CT檢查、核醫學檢查,都是有一定輻射的。

一、普通X線、CT、核磁有什么優缺點?

普通X線檢查用得最廣,也是最早使用的檢查方法,黑白的影像代表了不同的組織、臟器在密度上的差別。

普通X線檢查是重疊的圖像,是左右或者前后重疊像,空間分辨率相對來說是很高的,但密度分辨率相對低。

圖1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CT檢查也是應用X射線進行成像,它是一種斷層圖像,不存在重疊的問題,相當于把人體切成各個薄層來顯示,其顯示病變比普通平片要清楚得多,密度分辨率也要遠遠高于普通平片,可以發現平片不能夠發現的病變。

另外CT檢查的速度特別快,做一個全身掃描大概10秒左右就可以完成。在檢查過程中,患者不需要變換體位,就可以把全身的影像學信息,通過掃描記錄下來。

CT的圖像后處理功能特別強大,通過軸位的掃描之后,可以對圖像進行任意方位的重建,包括矢狀位、冠狀位以及斜位的重建。對于胃腸道,還可以進行仿真內窺鏡的成像;對血管通過增強檢查,可以進行血管的成像,也就是CTA(CT血管成像)檢查。

CT的劣勢是輻射劑量相對比較大,遠遠高于普通的平片檢查。另外軟組織分辨率相對差,在軟組織分辨率方面,比核磁相對要遜色得多。

圖2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核磁檢查優勢很多,第一,可以多方位、多角度進行成像,可以任意方位成像;第二,通過各種序列成像之后,得到的信息更多;第三,核磁檢查的軟組織分辨率要遠遠高于平片檢查和CT檢查。

核磁檢查也有相對劣勢的地方,首先核磁設備特別昂貴,所以檢查費用相對來說比較高,掃描時間比較長;在檢查過程中會有很多噪聲,患者要有相應的耐受能力;由于核磁檢查需要時間比較長,搶救設備又不能夠進入到掃描間,因此危急重癥患者不宜行核磁檢查;同時,植入心臟起搏器的患者,體內有金屬植入物的患者,如果植入物是磁性的,就不能夠進行核磁檢查。

圖3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核醫學檢查是影像學檢查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PET-CT檢查既可得到常規的CT圖像,也可獲得組織的代謝信息,有時可發現常規CT檢查不能夠顯示的小病變,同時對鑒別病變的良惡性也有幫助。

二、常規體檢是做胸片好還是CT好?

對于青少年,查體主要目的是看肺部有無先天性的異常,有無炎癥性的病變,有沒有得過結核,做胸片檢查就能夠達到查體的目的。

對于40歲以上的人群,尤其是吸煙、有肺癌家族史的患者,體檢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篩查早期腫瘤。對于這一部分人群來說,體檢的時候,應該做低劑量的胸部CT,低劑量的胸部CT可以顯示出平片沒法顯示的早期腫瘤性病變。小的磨玻璃樣結節在平片上根本看不到,而持續存在的肺內磨玻璃結節多為癌前病變或早期腺癌。

低劑量CT現在應用越來越廣,雖然它的X射線劑量比平片要高,但是和普通CT比,是數倍或者數十倍的減低。

所以對于40歲以上的人群,胸部體檢建議做低劑量CT掃描。

三、懷孕期間能核磁檢查嗎?

孕期可以做B超檢查,B超沒有輻射,對孕婦不會造成影響。其他的影像學檢查,包括CT、平片、核醫學檢查,都是有輻射的,孕婦要盡量避免。

對于核磁檢查,核磁本身沒有輻射,現在也沒有明確的證據證明核磁對胎兒會造成影響,但是在臨床上,對于懷孕前3個月的孕婦是不建議進行核磁檢查的,3個月之后可以進行核磁檢查。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