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急診接診的時候,有個病人要求接種狂犬疫苗,原因是食指被老鼠咬傷出血了,他擔心老鼠會傳播狂犬病毒。

狂犬病是一種病死率幾乎100%的疾病。如果被帶有狂犬病毒的動物抓傷、咬傷、舔舐黏膜或破損皮膚,病毒就可能侵入我們的體內。因此,我們需盡快到醫院處理傷口、接種狂犬疫苗等。那么其他動物,例如老鼠,是否會傳播狂犬病毒呢?

野生或流浪的食肉哺乳動物,例如狗、貓、狼、狐貍、獾、蝙蝠等,屬于傳播狂犬病毒的高風險動物。被這類動物咬傷后,需要及時就醫,處置傷口,接種狂犬疫苗等。

如果被老鼠、倉鼠、兔子、小鴨等動物咬傷、抓傷、舔舐黏膜或破損皮膚,則不需要接種狂犬疫苗。

被任何動物咬傷后,都需要進行傷口清洗和消毒。被咬傷后,盡快用肥皂水和一定壓力的流動清潔水交替清洗傷口,清洗時間至少15分鐘。傷口清洗后,用碘伏等消毒劑消毒傷口。如果傷口過深或者傷口被污染,可能有感染破傷風的風險,所以需及時就醫處置。

鼠類動物可通過血液、尿液、糞便等向人類傳播漢坦病毒。被老鼠咬傷后需做好健康監測,如果1-2周內出現高熱,頭痛、腰痛、眼眶痛,顏面部、頸部、上胸部皮膚發紅或出血等癥狀,應立即到醫院就診,并告知接診醫生有被老鼠咬傷史。

來源: 醫路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