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去年體檢時不僅體重超標還發現了中度脂肪肝,肝功能也出現了異常。為了能夠摘下脂肪肝的“帽子”,王先生來到健身房進行了高強度的快速跑、器械訓練等無氧運動。本以為付出了汗水就能換來健康的身體,沒想到,體檢結果仍舊是脂肪肝,而且肝功能異常指標相比之前還有所加重。王先生一臉懵,自己這么辛苦的鍛煉怎么還適得其反了呢?下面,就讓北京協和醫院健康醫學部的醫護人員為您說說到底咋回事兒——

作者介紹:金蘭

北京協和醫院健康醫學部護師,北京健康管理協會及北京體育科學學會運動管理師。

審核專家:李曉青

北京協和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現任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心身協作組委員,中華醫學會心身醫學分會心身消化學組委員兼秘書等。擅長:胃食管反流病、賁門失弛緩癥、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胃輕癱、便秘、腸易激綜合征、假性腸梗阻、腹痛、消化道出血、炎性腸病等。

實際上,脂肪肝患者尤其是肝功能受損的脂肪肝患者進行高強度運動,不僅達不到康復的目的,還可能對身體造成損傷。這主要是由于過量運動會引起周圍血流重新分布,導致肝臟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應,使體內代謝產物和毒素蓄積,反而不利于肝功能恢復,甚至會加重肝損傷,而且并非所有類型的脂肪肝都能通過運動好轉。除了營養過剩造成的脂肪肝外,長期飲酒也可能是“幕后黑手”,對于長期飲酒造成的脂肪肝則首先要戒酒。

像王先生這種因營養過剩造成脂肪肝的患者,治療的前提是減脂,首先要低脂飲食再加上適量的運動。脂肪肝患者在制定運動療法時應結合病情、肥胖程度、年齡等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強度要循序漸進,不可冒進。

根據中國體育科學學會研究顯示:燃燒脂肪最有效的不是短時間的高強度無氧運動,而是以較長時間的中低強度有氧運動為宜,如快步走、慢跑、騎自行車、打羽毛球、踢毽子、瑜伽、做廣播體操、游泳等。運動時心率至少應維持在每分鐘100次以上,但不要超過每分鐘170減去年齡(如年齡40歲即170-40=130)次。每次運動時間在30至60分鐘為宜。鍛煉后有輕度疲勞感,但精神狀態良好、體力充沛、睡眠好、食欲佳,說明運動量是合適的,每周運動5次為宜。

特別提示

很多人為了各項體檢指標正常,特意在體檢前去健身房拼命練,一些長跑愛好者還在體檢前參加馬拉松比賽,而體檢結果出來后,卻出現血液檢查中肌酸激酶、乳酸脫氫酶及轉氨酶等指標升高情況,究其原因就是高強度運動容易導致肌肉損傷、肌細胞膜破壞、肌細胞內的成分大量釋放入血,而肌肉損傷的恢復時間需要2天以上。所以,建議大家在體檢前3天要避免高強度運動。

內容來自:金蘭 協和醫生說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