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8日下午,2023年中國自動化大會(CAC2023)專題論壇“工業互聯網與智能制造”在重慶悅來國際會議中心成功召開。本專題論壇面向工業互聯網與智能制造新技術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從工業網絡、工業軟件、數字孿生和智能控制等多角度,總結相關應用和理論的成果和新方法,探討工業互聯網與智能制造發展方向和趨勢。

此次論壇由中國自動化學會會士、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沈陽分院院長于海斌教授,重慶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工業互聯網學院魏旻教授共同擔任論壇主席,邀請到中國自動化學會會士、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沈陽分院院長于海斌教授,中國自動化學會會士、理事、北京工業大學喬俊飛教授,中國自動化學會會士、常務理事、華東理工大學杜文莉教授,中國自動化學會會士、常務理事、浙江大學蘇宏業教授,東北大學楊濤教授,北京東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王建國高級副總裁,重慶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工業互聯網學院副院長魏旻教授等七位專家,為大家帶來了精彩的學術報告。

論壇主席于海斌教授

論壇主席魏旻教授

首先,中國自動化學會會士、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沈陽分院院長于海斌教授帶來了題為“面向精密加工和自動化裝配的數字孿生制造系統”的報告。報告針對傳統離線規劃難以滿足精密加工和自動化裝配的難題,提出了引入數字孿生技術的在線優化新途徑,還分析了高端裝備制造對精密加工和自動化裝配的需求,詳細地介紹了數字孿生系統的構建及應用案例。

于海斌教授作報告

第二位報告人為中國自動化學會會士、理事、北京工業大學喬俊飛教授,報告題為“城市固廢焚燒過程智能優化運行控制”。報告聚焦城市固廢焚燒過程高效綠色運行問題,詳細介紹了北京工業大學在煙氣污染物實時檢測、焚燒過程智能控制以及全流程動態優化等方面取得的系列創新性成果,所研發的城市固廢焚燒過程智能優化控制技術在實際焚燒廠得到成功的應用情況。

喬俊飛教授作報告

第三位報告人為中國自動化學會會士、常務理事、華東理工大學杜文莉教授,報告題為“流程制造資源與能源智能優化配置的挑戰與實踐”。報告針對企業生產計劃方案存在模型高度簡化、功能簡單、智能化程度低、人工干預多等問題,分析了我國石化行業生產現狀、挑戰以及發展趨勢,聚焦煉化一體化智能優化調控目標,探討了如何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工業企業的智慧決策和智能生產。

杜文莉教授作報告

第四位報告人為中國自動化學會會士、常務理事、浙江大學蘇宏業教授,報告題為“基于互聯網架構的新一代智能關鍵技術及應用”。報告從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與智能工廠、新一代智能工廠如何實現、基于工業互聯網架構的新一代智能工廠等三個方面闡述流程工業工廠從數字化與網絡化到面向高質量發展的智能化的發展思路,并給出了創新實踐的應用成果。

蘇宏業教授作報告

第五位報告人為東北大學楊濤教授,報告題為“分布式非凸優化研究進展”。報告針對了目標函數非凸的問題,提出了分布式一階原始對偶非凸優化算法;針對智能體間連續通訊的問題,提出了基于事件觸發的分布式非凸優化算法;針對通信信道容量有限的問題,提出了基于量化通訊的分布式非凸優化算法,并給出了仿真案例。

楊濤教授作報告

第六位報告人為北京東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王建國高級副總裁,報告題為““鴻道”操作系統、工具軟件MaVIEW和AUTBUS總線自主可控智能制造”。報告針對了當前企業在智能化轉型過程中,面臨網絡協議不統一,控制設備缺少智能化能力,缺乏云管理的手段等問題,提出通過統一通信協議,為數字工廠實時協同制造和高效的工業大數據分析提供技術保障,提出了通過數據全IP化,一網到底的工業互聯網架構,來實現網絡、計算和控制功能的融合,實現軟件定義控制、自適應控制,為產線人工智能應用、遠程集控應用、危化安全生產等構建技術平臺。

王建國高級副總裁作報告

第七位報告人為重慶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工業互聯網學院魏旻教授,報告題為“新一代現場級工業物聯網“組網-配置-調度-控制”一體化設計及實踐”。報告針對了現場級工業物聯網協議眾多、系統尺度和維度各異,網絡互聯互通難且傳輸效率低等問題,介紹了重慶郵電大學工業物聯網團隊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863主題專項等,在工業物聯網“組網-配置-調度-控制”一體化設計及實踐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性成果,及所研發的工業無線系統、IPv6工業互聯網系統、時間敏感網絡系統等成功應用的情況。

魏旻教授作報告

最后專題論壇主席中國自動化學會會士、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沈陽分院院長于海斌教授對此次論壇進行了總結,于海斌教授認為此次論壇舉行非常成功,既有前沿學術情況的交流,又有實際落地應用的分享,并為參會的老師和同學們的創新創業方法給出了建議。

本次專題論壇聚焦于工業互聯網與智能制造,以7位業內專家的獨到見解為切入點,深入探討了工業互聯網與智能制造在工業應用中的前沿技術、創新方法和實際應用。

于海斌教授作總結

來源: 中國自動化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