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中部時間11月18日早上7點03分,SpaceX星艦在得克薩斯州的星港(Starbase)發射場點火升空。這是星艦的第二次軌道測試。
人類史上的最強火箭,星辰大海的漫長征途
星艦是SpaceX公司研發的一款超重型運載火箭,是迄今全球體積最大、推力最強的運載火箭,總高度約120米,直徑約9米,最大推力約7600噸,最大運載能力超過200噸。
全球部分航天器運載能力區間
星艦超越了全球各國現役火箭,“人類歷史最強火箭”的桂冠當之無愧。它采用完全可重復使用設計,由兩部分組成:第一級“超級重型助推器”和第二級“星艦”飛船。
33臺猛禽發動機足以把一艘大型輪船(7700噸)推上天,堪稱史上最大。
長久以來,SpaceX致力于構建一個完全可重復使用的發射系統,用它來進行載人繞月飛行、前往火星等太空探索。星艦發射成功,無疑是其中重要一環。
和很多人預判的一樣,這一次,也沒有取得成功。
11月18日,星艦在超級重型33臺猛禽發動機的驅動下,從發射臺點火發射,一級的B9全部33臺發動機穩定工作,2分51秒一二級分離,一級B9在完成使命后爆炸(也有說為自毀)。二級S25發動機也順利點火工作,不過在飛行到148公里高度后,二級星艦S25失去聯系,任務失利。
CNN稱,此次“星艦”系統比4月份的第一次嘗試飛行得更遠,但最終以另一次爆炸告終。
盡管飛行試驗未能達到預期目標,仍應為星艦鼓掌。不論是在技術創新、開放自信上,還是創業的百折不撓,SpaceX的成就值得被銘記。
雖敗猶榮,星艦二飛的2個亮點
星艦第二次試飛繼續“煙花秀”,雖仍未成功,但進步巨大——33臺引擎全亮,實現一二級熱分離:
第一,B9助推級的33臺猛禽發動機破天荒地運行一切正常。
發射1分鐘后,所有發動機狀態正常。
(圖片來源:SpaceX)
第二,驗證了級間熱分離技術。在星艦飛船與助推器還未分離時就點燃其發動機,廢氣從新的排氣系統中排出。然后,飛船才會與“超級重型”助推器分離。
(熱分離精彩瞬間)
大約T+2分46秒,星艦飛船啟動3臺真空發動機,遂即順利實現一二級熱分離。這是相當了不起的成績!
與傳統的“一級火箭先分離,二級火箭再點火”火箭分離技術相比,“熱分離”技術可以減少分離時火箭的速度損失(據稱這一設計可提高10%的入軌載荷),但相應的,技術本身很有挑戰性。
百折不撓,失利中前行
當下而言,相對于4月20日的首飛,本次星艦第2次發射完成度更高,盡管飛行試驗未能達到預期目標,仍應為星艦鼓掌。
縱觀歷史長河,這也只是人類的一小步。
人類對于宇宙的探索,還任重道遠,一如星艦的演化過程,百折不撓,失利中前行!(下圖來源公眾號:三體引力波)
來源:航天科普大會
來源: 航天科普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