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您一定有過在這樣的抽血經歷——抽血后,您是否在穿刺點周圍一片淤青,甚至脹疼,又紅又紫好幾天都消不下去?回想一下,您是否剛抽完血,就把棉簽一摁,手肘一屈,衣服一披,直接走人,邊走邊不時伸直手肘,看看血止住了沒,沒有就再重新夾緊,看上它幾個回合,最后覺得應該是止血了,棉簽一扔完事?相信不少人肯定“中招”了!事實上,抽血后出現皮膚淤青,多是由于拔針后沒有及時、有效按壓,導致靜脈血管出血至皮下引起的。避免瘀青,好的按壓手法和過硬的采血技術一樣重要哦!快跟隨北京協和醫院護理專家一同學習抽血后正確按壓的小知識吧——

為什么按壓不當會出現皮膚瘀青?

1、壓迫時間短

有些人因急于離開采血區域,或攜帶的隨身物品較多,因此在抽血后,往往只按壓幾秒鐘,看到表面不出血就不再按壓。實際上,皮下血管上的針眼仍在出血,為了防止皮下出血應按壓至少5分鐘,而凝血功能不全或者口服阿司匹林類藥物的患者應適當再延長按壓時間。

2、壓迫位置不當或面積過小

采血時,針頭刺入皮膚后會滑行一段距離再刺入血管。拔針后,很多人會只壓迫皮膚穿刺點,而忽略了對主要出血點——血管壁穿刺點的壓迫,導致血管穿刺點在深部組織出血,引起皮下淤血、皮膚淤青。

3、按壓力度不當

按壓力度過輕導致穿刺點壓迫不完全,就不能達到有效止血效果。按壓力度過重,會引起局部毛細血管破裂而產生瘀血,而且如果過于用力,則在撤走棉簽等止血物品時,受瞬間較大的血流沖擊力影響,可能再次出血。

4、邊按邊揉

臨床上常有許多患者在拔針后用棉簽邊按邊揉,他們認為,這樣可以減輕局部疼痛感。實際上,這樣不利于穿刺點止血,而且經過穿刺后的血管及皮下毛細血管非常脆弱,即使輕微的揉按也會造成局部瘀血。

正確按壓手法學起來

1、壓迫面積要足夠

采血后穿刺點的按壓面積要足夠,方法有大魚際按壓法、拇指握壓法、三指按壓法。

無論哪種方法,要領就是按壓面積要大,以保證皮膚穿刺點和血管穿刺點能同時被按壓到。

2、只按不揉,持續按壓,力度均勻適中

如上所述,輕揉穿刺點不僅不能止血,還會加快出血,效果適得其反;按壓需持續、用力均勻,時間至少達到5分鐘。如果按一會兒看一下,不僅影響止血速度,且更容易導致淤青。

3、肘部應該伸直

屈肘按壓會增加額外壓力,并使皮膚穿刺點與血管上穿刺點相對位置發生變化,按壓點隨皮膚移動而遠離穿刺點,血管穿刺點因未能有效受壓而發生皮下滲血。

如果已經出現瘀青怎么辦?

1、24小時內冷敷

如果已經出現淤青,24小時內可以用冷毛巾或冰袋冷敷,使血管收縮,加快止血。避免該側肢體提拎重物。

2、24小時后熱敷

在淤青出現24小時后,再用熱毛巾熱敷,促進血液循環,加快化瘀速度,也可涂抹一些活血化瘀的外用藥。

3、及時就醫

一般情況下,穿刺點周邊出現小面積淤青,三至七天即可復原,但如果滲血量過多,造成淤青面積較大或局部血腫,應及時就醫處理。

看到這里,你學會正確的按壓手法了嗎?下次抽完血記得好好按壓喲。

內容來自:左青娜 郭娜 協和醫生說

作者介紹:左青娜

北京協和醫院健康醫學部主管護師,中華護理學會腫瘤??谱o士,從事臨床護理工作近20年。

審核專家:郭娜

北京協和醫院護理部主任,主任護師,碩士生導師。北京協和醫院護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護理學會國際交流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院協會護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秘書長,中國醫藥信息學會護理信息專委會常務副主任委員。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