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馬芙蓉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 主任醫師
中國醫師協會耳鼻咽喉科分會副會長
審核:王寧宇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 主任醫師
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
膽脂瘤是由鱗狀上皮、角蛋白還有少量膽固醇結晶混合,周圍又被纖維結締組織包繞著的一個團塊樣的東西,具有逐漸膨脹,侵蝕周圍骨質,破壞重要器官的一些特性。
膽脂瘤是一種良性病變,不是腫瘤,但勝似腫瘤,所以稱它為瘤,非常危險。
膽脂瘤常常發生在中耳,它是怎么形成的呢?
圖1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一、膽脂瘤是怎么形成的?
人體在胚胎發育過程中,外胚層一般發育成皮膚,被覆的是鱗狀上皮。如果這些上皮沒有完全發育好,就會殘留在不該待的地方,比如殘留在中耳腔、巖尖等,就會形成先天性的膽脂瘤,先天性的膽脂瘤發病率不高。
最多見的是后天發生的膽脂瘤,后天性膽脂瘤是怎么形成的呢?
一種學說認為,由于咽鼓管功能障礙導致中耳腔出現負壓,使鼓膜內陷,形成一個內陷囊袋,囊袋里的鱗狀上皮不斷代謝和堆積,由于無法及時排出就會造成鱗狀上皮爬到中耳腔里。鱗狀上皮不斷地脫落,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不但擠壓膨脹,還會分泌酶,從而引起很多的并發癥,這是囊袋內陷學說。
還有一種學說認為,小時候得過中耳炎,導致鼓膜大穿孔,周圍鱗狀上皮通過穿孔的鼓膜爬進中耳腔,形成膽脂瘤,對周圍骨質和一些重要結構造成破壞。
這兩個是最常見的學說,另外還有中耳腔內的黏膜化生變成鱗狀上皮的學說,但這些都沒有得到最終的證實。
二、膽脂瘤會有什么癥狀?
耳朵是人體非常重要的器官,包括外耳、中耳和內耳。耳廓和耳道合起來叫外耳,它起到收集、傳遞聲音的作用。中耳像一個變壓器,有放大聲音并把聲音傳遞到內耳的作用。內耳不僅能感受聲音,還是最重要的平衡系統。
膽脂瘤會出現耳痛,耳朵流膿,并且帶有腐臭味;有的患者會覺得耳朵悶;有的患者會出現耳鳴,刮風樣的耳鳴,高調的耳鳴。膽脂瘤會破壞耳內重要的器官,破壞聽骨,會引起聽力下降;破壞面神經,會導致口眼歪斜;破壞耳蝸,會引起聽力下降,甚至喪失聽力;破壞半規管,會導致走路不穩、眩暈、惡心嘔吐;侵犯到腦組織,會引起腦膜炎、腦膿腫等顱內、顱外的并發癥。
圖2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還有一些膽脂瘤發生在外耳道,但它一樣可以破壞中耳,也可以直接到顱內,引起一些并發癥。
所以膽脂瘤是一個會引起嚴重后果的疾病,不容忽視。如果出現耳鳴、耳悶、聽力下降,甚至眩暈,或者耳朵疼、耳朵癢等,只要耳部不適,都應該及時就診,提高警惕,盡量做到早期發現膽脂瘤。
膽脂瘤是良性的病變,發展不是那么快,有一個很長的悄無聲息的過程,但是它在緩慢地破壞周圍的骨質,就像一個定時炸彈,越早發現損傷越小。
比如,在聽骨以外就發現了,就能把聽骨保留下來,病變清理干凈后,把鼓膜修補好,就會像正常人一樣,聽力絲毫不受影響。
當聽骨破壞后,只能換一個人工聽骨,人工的必定不如天然的效果好,聽力會受影響。這時就以清理病變、去除危險、預防顱內外并發癥為主要目的,至少不會再引起顱內感染、面癱、眩暈等顱內外的并發癥。
當膽脂瘤侵犯到大腦、引起顱內感染的時候,就不是保聽力的問題了,而是該救命了。
所以膽脂瘤一經發現盡早手術,以減少對周圍器官的破壞,避免引起嚴重后果。
三、怎么預防膽脂瘤?
預防膽脂瘤就要預防上呼吸道感染,經常出現上呼吸道感染、反復感冒的孩子要注意是否有鼓膜內陷,如果有內陷要定期觀察,防止發展成膽脂瘤。
無論是炎癥還是過敏,都會引起咽鼓管的腫脹、狹窄或者閉鎖,中耳腔就容易形成負壓,甚至積液,形成內陷囊袋,比如有鼻炎、鼻竇炎、咽炎、扁桃體炎時,應該及時就診,治療炎癥,控制過敏。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